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蔣介石已進入歷史,何必還要“設計”他?

2013年04月07日 08:1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當局“文化部”所屬的“中正紀念堂管理處”規劃舉辦“臺灣設計蔣─中正紀念堂文創商品設計競賽”,對此,臺灣社會出現正反意見,肯定者認為蔣介石夫婦貢獻頗多,值得做為文創發想;反對者認為蔣介石來臺後高壓統治,與“二二八”事件發生有直接關係,這項活動嚴重傷害“二二八”受難家屬的感情。

  臺灣《中華日報》7日對此發表社論認為,蔣介石的功與過不能由政治人物定論,更不能將他當作政治消費品。社論摘錄如下:

  “設計蔣”創意文件廣向臺灣社會徵求,上述兩種態度便紛紛反映了出來,且以負面居多,網路上的KUSO滑稽突梯極盡諷刺,有人將蔣介石、蔣宋美齡做成動物設計,更有設計成衛生紙者。活動還未開始,蔣介石已遭到“設計”。“文化部長”龍應臺日前表示,活動宣傳有些“輕佻”,非常不妥,因此宣佈暫緩辦理。 

  龍應臺表示:“如果要把歷史發展簡化成是某一個人有罪,也太過簡單;但是不管如何,在過去的時代,的確因為某種統治方法造成很多人妻離子散。”蓋棺尚難論定,蔣介石是個爭議性人物,但已走進歷史,其功過應交由歷史去評説。尤其重要的是,論述和現代史有關的歷史人物,態度必須嚴謹,立論必須中肯,切忌成為情緒性的發抒,否則無論是褒或貶都會失之偏頗。 

  中正紀念堂管理處宣佈此活動的主題有二:一為“以蔣中正伉儷的生活故事做為創意發想”;二為“以中正紀念堂國定古跡作為創意發想”,説明這是一項文化性活動。然而,蔣氏夫婦都是政治性遠強過文化性的人物,避過政治性只談文化性,無論是創作者和觀賞者,恐怕都難找到真正的“感覺”。 

  某國民黨中常委在中常會上直指“龍應臺路線根本與國民黨背道而馳”,疾言提議要求龍應臺下臺;他又説:“民進黨刻意用意識形態去消費二二八,沒想到民進黨隨便一説,龍應臺就退卻了。”這段談話顯示,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籌辦的活動存在強烈的政治性,絕無可能成為單純的文創活動。 

  這位中常委既要求“文化部”去對抗民進黨的政治嗆聲,應先反思國民黨對“二二八”的態度,從李登輝到馬英九,雖都直接面對“二二八”,卻是相對低調。整個黨都不願使“二二八”尖銳化,倒要“文化部”去做,這到底是那位中常委的個人意見,還是國民黨改變了態度,要反嗆民進黨? 

  民進黨長期“反蔣”,高雄市文化中心大廳的蔣介石雕像被拉倒,其他各地雕像被破壞、被涂漆時有所聞,反蔣文字更是車載斗量。陳水扁執政時稱中正紀念堂為“中正廟”,欲改頭換面而後快。近幾年來,對立情緒稍緩,若出現相關議題,難免對抗又起。稱為“設計蔣”,便有人立即回應“蔣設計臺灣”。 

  龍應臺説:“中正紀念堂做任何事情必須有歷史的縱深。”簡言之,舉辦與歷史人物相關的任何活動不能草率為之。中正紀念堂是臺當局的文化機構,去碰觸歷史人物乃至歷史事件是不恰當的。 

  蔣介石日記已經公開,和他有關的頗多文件也解密,他和中華民國的關係、和臺灣的關係,都可以找到解答。蔣介石的功與過不能由政治人物定論,更不能將他當作政治消費品,故而“設計蔣─文創商品設計競賽”叫停也就可以理解了。 

[責任編輯:趙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