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海基會虛擬藍綠政爭 臺灣最可悲

2016年08月08日 09:1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中評社8日發表評論員林淑玲署名文章説,臺灣海基會上周召開第9屆第8次董監事會議,補選17位董監事以及討論2017年預算案。“九二共識”名詞代表性人物、臺北論壇基金會董事長蘇起的董事席次被拔掉,王金平內定出任董事長,鐵桿“臺獨”的時代力量也將進入董事會。一個沒有“九二共識”的海基會,淪為蔡英文當局的兩岸虛擬平臺。

  文章摘錄如下:

  蔡當局上任不到100天,兩岸關係急凍難解。蔡的兩岸政策有“內政化”、“選舉化”傾向。許多動作都只是用於向臺灣選民宣示,他們做了,責任不在他們,目的不在改善兩岸關係。以臺灣爭取出席第39屆國際民航組織(ICAO)大會為例,流程很關鍵,蔡當局是先向ICAO秘書處遞出申請,洽請他們所謂的“邦交國”協助,再發出新聞稿向大陸喊話,“期盼中國大陸方面對臺灣人民能釋出善意。”

  ICAO案蔡當局若真有誠意要溝通,絕不是這種做法,這叫累積“相罵本”。明知最後結果,還是把樣子擺出來,再訴諸民粹,把無法參與的責任推給大陸。可預見在未來的兩岸關係路上,類似狀況還會很多。蔡當局重點是讓臺灣民眾認為,兩岸凍僵責任在大陸。

  蔡英文拒承認“九二共識”,海基會就是一個這樣的虛擬平臺!

  “鐵桿獨”、已無“立委”席次的臺聯黨日前主張應裁撤海基會,強調只要蔡英文派海基會董事長就等於承認“九二共識”。急著造勢迎戰2018地方選舉的臺聯黨拋出此主張未激起任何漣漪,綠營很清楚蔡英文不可能裁撤海基會,因這組織之於蔡當局價值很大。儘管海基會與大陸溝通總是“已讀不回”,蔡仍鋪開場面,派董事長、改選董監事,該開的會一場不少,讓外界認為她誠意做足,就是大陸不回應。

  蔡英文不承認“九二共識”,內定海基會董事長王金平大談“九二共識”在馬當局8年的貢獻,兩人就像唱雙簧。這看來有點複雜的局可從幾方面觀察,第一,海基會所有業務依法須取得陸委會授權,蔡不承認“九二共識”,海基會就不會有“九二共識”架構,這點大陸已講得很清楚。王金平大談“九二共識”的貢獻,其實只是場面文宣。

  第二,蔡英文的目的是以不否認“九二共識”的王金平來模糊兩岸關係,如果王掌了海基會,陸方還是繼續已讀不回,蔡當局又可再度把責任推給陸方。

  第三,蔡英文與王金平各取所需。蔡需要王金平藍色背景來主持海基會操作兩岸關係,目前是“陽春立委”的王金平也需要一個新位子幫襯,華麗轉身成為跨藍綠要角,延續政治實力。值得注意的是,王金平近來努力與國民黨中央改善關係,在與民進黨總召柯建銘密切合作下,又開始在“立院”“喬事”。柯建銘與現任“立法院長”蘇嘉全競逐“院長”失利,兩人關係不佳,現似乎出現了“柯王連線”欲邊緣化蘇嘉全意味。如此既競爭又合作的關係,也讓王提高了自身的籌碼價值。

  第四,王金平若掌海基會,是否兼有中國國民黨不分區“立委”身份非常重要。王大力爭取“立委”兼任,蔡英文不反對,給不給王兼任的鑰匙在黨主席洪秀柱手上。王金平對洪秀柱現階段有兩大功能,首先是洪搞不定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王若跨刀,才能讓35席黨團與黨中央配合,讓洪秀柱秀政績。其次是放眼明年國民黨主席改選的吳敦義最近動作甚大,馬向來挺吳,洪若拉王金平合作,可以強化能量。換言之,蔡英文拉王金平掌海基會這事,牽動到藍綠政黨內部權力競逐,國民黨又更難再起。

  只要蔡英文不承認“九二共識”,海基會便淪為虛擬兩岸平臺,但卻成了臺灣朝野政爭平臺。其中有蔡拉王金平裂解本土藍、催化“立院”權力結構變化,如果洪秀柱與王金平結盟又更加複雜。兩岸僵局讓臺灣民眾叫苦連天,藍綠高層卻流連于政爭,這是臺灣現在最可悲之處。

[責任編輯:趙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