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習馬會”為兩岸關係定錨開新局

2015年11月09日 17:4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香港中評社9日社評指出:兩岸領導人“習馬會”7日在新加坡成功舉行,這不僅是海峽兩岸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而且在國際社會引發高度矚目。“習馬會”將兩岸關係提升到全新的高度,必將開創兩岸關係嶄新的格局。

  首先,“習馬會”在新加坡舉行,具有重要的歷史傳承意義。“習馬會”能夠實現,絕非偶然,是兩岸關係60多年來發展的必然結果。兩岸關係從政治、軍事敵對到和解、合作,和平發展,走過一段曲折的歷史過程。特別值得提起的是,1993年兩岸基於雙方均認同“九二共識”達成的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政治原則,在新加坡舉行了具有歷史性意義的“汪辜會談”。雖然此後兩岸關係因李登輝、陳水扁大搞“兩國論”、“一邊一國”,推行“臺獨”主張,導致兩岸關係緊張倒退,但“九二共識”仍在兩岸關係發展進程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2008年,兩岸雙方正是以“九二共識”為基礎,重新恢複製度化協商,開啟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時代。而時隔22年後,兩岸雙方站在兩岸關係發展的新起點上,在新加坡舉行雙方最高領導人的首次會晤,這本身就是對“汪辜會談”最好的紀念,也是對兩岸關係發展的最好傳承。

  不僅如此,“習馬會”重要的政治意義還在於兩岸透過雙方最高領導人的歷史性會晤,再一次夯實鞏固了“九二共識”以及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政治基礎,不僅在海峽兩岸間具有重新定錨的政治意義,而且也在國際社會再次傳遞出海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政治訊號,這將有力地擠壓“臺獨”在海峽兩岸乃至於在國際上的生存空間,在更廣泛的世界範圍內增進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政治共識,為兩岸和平發展和臺海地區和平穩定營造更為有利的國際環境。  

  第二,“習馬會”為臺灣政局以及兩岸關係發展注入十分重要的正能量。

  隨著臺灣“大選”進入最後衝刺階段,藍綠政治角力日益白熱化。以目前來看,民進黨重返執政的機會很大,如果民進黨始終堅持“臺獨”主張,拒不認同“九二共識”及一中原則,那麼即便明年民進黨上臺,其未來的執政之路勢必艱難。民進黨不僅無法打開民共交流的大門,而且在國際社會也得不到認同與支援,這是民進黨必須要清醒認知的政治現實。

  從美國的表態來看,此次“習馬會”的消息一經發佈,美國白宮發言人便對“習馬會”表示謹慎歡迎,同時還重申了美國政府所堅持“一個中國”的政策沒有改變。

  “習馬會”大幅提升“九二共識”及兩岸一中原則的政治意義與現實功能,這些都會對民進黨構成越來越大的政治壓力,與此同時,又會極大地鞏固“九二共識”在臺灣政局及兩岸關係發展中的重要基礎性地位。從這一點來講,“習馬會”不僅具有重要的政治象徵意義,而且更具有增進兩岸政治互信,打牢兩岸政治基礎,鞏固“九二共識”及一中原則的現實政治功能,這對於兩岸關係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定錨作用。

  第三,“習馬會”鞏固兩岸和平發展成果,開闢兩岸關係新未來。2008年5月,兩岸關係實現歷史性轉折,開啟和平發展新篇章。自此以來的7年多時間裏,兩岸雙方共同努力,不斷拓展交流合作的廣度與深度,兩岸不僅實現全面“三通”,而且在經濟合作領域由淺及深,兩岸互利雙贏取得一系列成果,惠及兩岸廣大同胞。臺海地區實現了和平穩定,兩岸人民從中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得到兩岸人民廣泛認同與支援。

  此次兩岸最高領導人的會面,正是多年來兩岸和平發展的具體體現。當前兩岸和平發展步入由淺入深的關鍵階段,兩岸未來發展的方向何在,兩岸關係如何進一步向前推進,不僅關係兩岸的未來,而且關係著中華民族復興的前景。雙方領導人的歷史性會面,將就兩岸關係一系列重大問題進行面對面溝通與交流,有利於雙方化解歧見,增進共識,必將有力提升兩岸互信的水準,為兩岸關係發展的未來指明新的方向,為兩岸和平發展拓展新的發展空間。

  不僅如此,兩岸通過“習馬會”,能夠進一步鞏固和提升兩岸和平發展制度化建設的水準,而這正是兩岸關係發展亟待加強並需要持續注入動力之關鍵所在。此前,兩岸已有的制度化建設包括海協會與海基會協商,國臺辦與陸委會的溝通協調機制,此外還包括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海峽論壇、兩岸企業家峰會等等一系列交流合作的平臺,而“習馬會”將使兩岸制度化建設邁上一個新的臺階,提升到新的更高層級。

  兩岸最高領導人的會晤,將十分有利於兩岸雙方共同協商做好兩岸關係未來發展的頂層設計,從海峽兩岸共同的視角,站在兩岸中華民族的戰略高度,做出對於增進兩岸人民福祉、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為有利的戰略決策。兩岸凝心聚力,和平發展,共振中華。中華民族昂首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實乃兩岸之幸、民族之福。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