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馬會”在中華民族復興史寫上濃墨重彩一頁

時間:2015-11-09 09:10   來源:台灣網

  “習馬會”于2015年11月7日在新加坡舉行。這是1949年以來兩岸領導人的首次會面,這是兩岸關係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時刻,這是載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史冊的時刻,必將在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史上寫上濃墨重彩的一頁。

  “習馬會”標誌兩岸關係進入和平發展新階段

  在過去66年,臺海上空曾經軍事對峙、陰雲密布,兩岸咫尺天涯,可望不可及。但淺淺的海峽,卻阻擋了兩岸的往來,上世紀80年代後期,兩岸才打破藩籬、親人得以團聚。但因為“臺獨”分裂勢力的干擾,讓兩岸關係瀕臨危機,處於對望狀態。

  2008年5月以來,兩岸關係開闢和平發展新局面。7年來,雙方簽署了23項協議,2014年兩岸人員往來達到940余萬人次,貿易額近2000億美元。但受限于政治分歧,兩岸領導人會面曾被視為“不可能的任務”。

  今天,“習馬會”終於成行,這是1949年以來兩岸領導人首次會面,“習馬會”不僅吸引了兩岸民眾的極大關注,也吸引了世界各國的目光,這次跨越海峽的“握手”不僅凝聚著兩岸民眾的智慧與期待,更為重要的是,“習馬會”歷史性的會見,標誌兩岸關係進入了和平發展的新階段。

  “習馬會”這次會面明確向世人表明,兩岸中國人完全有能力、有智慧解決好自己的問題。兩岸領導人的會面不僅開啟了兩岸高層直接對話的先河,並向世人昭示兩岸高層的制度化互動交流邁出了極其重要而關鍵一步。

  “習馬會”堅定支援“九二共識”反對“臺獨”

  兩岸領導人習近平、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飯店實現會面,在數百名中外媒體記者的矚目下,在響成一片的快門聲中,兩岸領導人的手緊緊握在一起超過一分鐘,。可謂眾望所歸、舉世矚目。“習馬會”無疑是兩岸歷史的大突破,既回顧了過去,也展望了將來,特別引人矚目,抓人眼球。習近平的講話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很能打動人。習近平表示,面對新形勢,站在兩岸關係發展的新起點上,兩岸雙方應該胸懷民族整體,緊跟時代前進步伐,攜手鞏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大格局,共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並就此談了四點意見。希望能感動臺灣同胞,在和平發展的道路上繼續向前。

  “習馬會”,是兩岸關係發展開闢了新的紀元,既鞏固及推進了兩岸和平發展的成果,也有助維護臺海和平穩定,對亞洲整個局勢發揮了正面作用。兩岸領導人在這次的面中,都對“九二共識”這一共同政治基礎予以充分的肯定,這樣就為今後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發展奠定了更加紮實的基礎。

  “習馬會”是歷史性一刻,兩岸領導人這短短的一次握手或許就是以後中國這個巨人繼續騰飛的契機,同時也盼望能成為臺灣回歸祖國懷抱的一個契機。在會面中,兩岸領導人多次重申要堅持及鞏固“九二共識”,我們相信有關的表述即有利於兩岸雙方增強互信,鞏固共同政治基礎,更將成功開啟兩岸領導人直接交流溝通的先河,有助兩岸領導人會面常態化。”

  “習馬會”必將推動兩岸關係闊步向前

  根據臺灣方面的民意調查,顯示約八成民意支援兩岸領導人直接會面,相對2年前的約五成有明顯增幅,反映“習馬會”符合了兩岸中國人民期望雙方和平發展、共創雙贏的願望。他衷心期盼在此良好基礎上,正如習近平所説,雙方能保持兩岸關係發展正確方向,共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當前,兩岸關係的發展正向新的方向和好的道路大踏步邁進,“習馬會”是為了不讓歷史悲劇重演,讓兩岸關係發展成果不得而復失,目的就是讓兩岸同胞繼續開創和平安寧的生活,讓我們的子孫後代共用美好的未來。為此習近平強調,我們應該以行動向世人表明兩岸中國人完全有能力有智慧解決好自己的問題,並共同為世界和地區的和平穩定、發展繁榮作出更大的貢獻。希望兩岸雙方共同努力,兩岸同胞攜手奮鬥,堅持“九二共識”,鞏固共同政治基礎,堅定走和平發展道路,保持兩岸關係發展正確方向,深化兩岸交流合作,增進兩岸同胞福祉,共謀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讓兩岸同胞共用民族復興的偉大榮耀。(台灣網網友:趙虎啟)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