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朱立倫出陣 藍營士氣提升

2015年10月23日 08:3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國民黨臨時全代會走完“拔柱挺朱”程式,島內議論紛紛,一些挺洪秀柱人士發表言論譴責國民黨違反程式正義、違反民主法治。一時間,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被推倒輿論的風口浪尖。作為去年底剛當選的新北市長,朱違背做滿任期的承諾,改變堅決不參選的初衷,道德審判自是難免。但是,放眼島內國、民兩黨參選人的選情,著眼國民黨的現狀與未來,朱立倫自有不得不出來承擔責任的道理。明眼人都應該不以抽象的道德來評判“柱下朱上”,而要從國民黨的生存,臺灣社會的發展來看朱的參選。

  首先,朱立倫的參選可避免國民黨的碎片化。洪秀柱在國民黨全代會正式確定為國民黨參選人以來,選情不但沒有起色,乃至一路下滑,一段時間竟排在親民黨參選人宋楚瑜之後。洪在基層得不到地方實力派支援,“立委”參選人不願被提名,不願與洪同臺造勢,把洪看作票房毒藥。國民黨默許“立委”與“地區領導人”分開選,各人顧各人,國民黨的基層不斷被親民黨、民進黨“拔樁”。如此下去,國民黨碎片化在所難免。朱立倫出戰,藍營氣勢的提振,穩住了基層“立委”選情,起到止血作用。

  其次,朱的參選可避免選舉後民進黨一黨獨大。民進黨的目標是明年選舉後在臺灣“完全執政”,既贏得“地區領導人選舉”又在“立法院”過半佔多數。前段時間,國民黨上下都感覺到,洪對地方“立委”選舉起不到“母雞帶小雞”作用,選下去不僅不能保住現在67席的絕對多數優勢,連三分之一的38席都不一定能保住。現在就有綠營人士放風,明年選舉後“立法院”民進黨過半就發起罷免馬英九案,馬英九執政都難善終。民進黨也會發動通過“政黨法”,收繳國民黨的黨産,使國民黨更難生存。特別是一些兩岸議題,國民黨不過三分之一就難以起到制衡作用。民進黨一黨獨大,對國民黨、對臺灣都不是好事。柯文哲就説:民進黨選舉太順了,對臺灣不利。朱立倫出陣,基層“立委”參選人積極了,一些原來不願意選的人出來了,國民黨的“立委”選情好起來了。朱立倫在接受TVBS“少康戰情室”專訪時提出“立委”席次過半的目標。據島內分析,朱立倫出戰後,國民黨“立委”穩定在40席以上應該沒問題。這樣就能避免民進黨在選後的一黨獨大、無法制衡的問題。

  第三,朱的參選可避免一邊倒的選情。去年“九合一”選舉民進黨大獲全勝,黨內瀰漫著一股“躺著選都能勝”的氛圍。雖然洪秀柱提出一些列問題要蔡英文表態,要與蔡英文舉辦兩岸政策辯論會,但蔡英文都不作正面回應。這雖是選戰策略,但更多的是勝利者的心理優勢以及對對手的蔑視。島內普遍反映,這次選舉不對稱,選戰不激烈。朱立倫參選後,藍營鬥志被激發,特別是規劃訪美以後,將對蔡形成壓力,迫使蔡英文全力以赴。為了實現“完全執政”的目標,拼得票率過半以顯“執政”正當性,民進黨及蔡英文就不能用避戰來避免出錯,用“維持現狀”來爭取選票,“躺著選”的氣焰被打下去。

  那麼,朱立倫憑什麼來與蔡英文對決,實現“立法院”過半呢?相較洪而言,朱有較大的本錢。

  一是朱身為國民黨主席在黨內有天然的號召力。選舉必然舉全黨之力才能完成勝選或者部分勝選的目標。經去年“九合一”選舉失敗,國民黨內瀰漫著一股失敗主義的氛圍。朱立倫身為黨主席有責任帶領全黨走出失敗的泥潭。也只有黨主席有號召動員黨內資源投入選戰的能力,朱宣佈參選後,藍營士氣的提升就是證明。

  二是朱“為黨而戰”的勇氣會帶動藍營歸隊。朱從做滿任期到帶職參選,從堅決不選到“拔柱”而代之,有違承諾。但國民黨的選情以及可能帶來的後果,讓國民黨以及藍營民眾看到,如果國民黨沒有有號召力的“大咖”出來放手一搏,國民黨可能會走進歷史。所以,朱的行為會得到黨內、藍營及“挺柱”派系、“洪粉”的諒解。況且朱承諾,敗選就辭黨主席,説明他是為黨而戰的,朱從“拔柱”的道德低點,站到了“為黨而戰”的道德高點。

  三是朱有團結黨內各派的資源。據傳,國民黨準備修改有關規定,推舉王金平為不分區“立委”第一名。這樣就團結了目前黨內最有基層動員能力的“王派”,也促使王金平為保住“立法院長”而與朱聯手全力拼選舉,確保國民黨過半或成為佔多數的第一大黨,外界一直盛傳的“朱王不和”不攻自破。馬英九為確保平穩交權,也會全力以赴支援朱立倫的選舉。黨內大佬也紛紛支援朱立倫,吳伯雄就表示“以朱為榮”。

  當然,朱立倫也不是萬能的戰神,國民黨去年“九合一”失敗的陰影也不可能因朱立倫的出戰而揮之遠去。馬英九執政不力造成島內“反馬”“反國民黨”情緒也很難消彌。民進黨是否能實現“完全執政”的夢想,國民黨能否反敗為勝或者輸的不那麼難看,請列位看官拭目以待。(台灣網特約作者:且十)

[責任編輯:趙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