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朱立倫選或不選都是一場豪賭

2015年05月12日 08:0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國時報》12日發表社論説,歹戲拖棚的國民黨2016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提名大戲,進入倒數的關鍵時刻,本週末(16日)就是初選領表並進行聯署的最後一天,也是朱立倫主席先前宣佈要向社會説明他的規劃的日子。理論上,哪些人參加國民黨初選,這一天就會明朗。目前看來,這場提名大戲有朱立倫、王金平兩位主角和洪秀柱、楊志良兩名配角,各自扮演不同角色、發揮不同作用,但不管朱立倫選或不選,都是他的豪賭。

  社論摘錄如下:

  首先來談洪秀柱。相對於許多藍營領袖人物的矯揉造作,或是左顧右盼、瞻前顧後,洪秀柱的參選倒是明快果敢,近日以來的表現,確實也有“最佳配角”的架式。洪秀柱的參選,一般的解讀是“志在參加”,目的在於活絡國民黨的整體氛圍,同時,更重要的是要借參選來闡述她所主張的國民黨路線,也曾有媒體解讀她的參選是為了逼黨內天王出馬。

  洪秀柱過去是新國民黨連線成員,非主流色彩比較鮮明,政治光譜偏于深藍。據了解,九合一大選國民黨空前敗選之後,洪秀柱原本就有參選黨主席之意,希望救黨圖存,朱立倫參選黨主席之後,親近洪秀柱的人士轉而鼓勵她投入2016初選,希望借著洪秀柱比較鮮明的政治色彩,透過參選,促進國民黨內部的辯論,澄清國民黨的路線。當然,以洪秀柱“小辣椒”的封號,她的參選,也有發動議題、挑戰蔡英文的重要功能。

  近日以來,洪的口風轉為“參選到底”,她的參選確實也讓部分深藍支援者開始集結。不過,或許是因為還在黨員聯署階段,洪的發言多是集中在炮打黨中央遊戲規則之上,在洪秀柱參選的初衷——促進國民黨大鳴大放方面,並未見多少成效。另一方面,以洪的政治光譜,也比較難吸引中間選民和年輕族群的目光與支援,這是洪的先天劣勢。

  另一位參選者楊志良的表現,就相對令人失望。楊志良參選之初,確實話題性十足,他批評國民黨的金權遊戲規則也有一定道理。不過,楊志良顯然未能把握參選的契機,勇敢而堅定地拋出他向來關注的“公平正義”的課題,卷動更多論辯和更多社會力的參與。

  我們都知道,雖然國民黨創黨初期,曾有一段偏向左翼的歷史淵源,但是長期以來都是偏右翼的政黨,朱立倫擔任黨主席之後,宣稱要重視“公平正義”、“分配正義”課題,要矯治資本主義與市場經濟的弊害,不過迄今多停留在宣示階段,除了加薪法案之外,實際作為有限,更缺乏討論。

  如果説,洪秀柱是國民黨統獨立場的右翼代表人物,楊志良本可扮演國民黨內社經立場左翼代表人物,洪楊兩人,一左一右,恰恰好可以既帶動國民黨內論辯,又拉大國民黨的左右光譜,讓國民黨出現比較多元、豐富的政治性格與色彩。

  在朱立倫反覆表示絕不參選的情況下,王金平的動向確實動見觀瞻,也將大大決定國民黨的提名人選。如果王金平最後決定棄選,國民黨的2016提名將極可能史無前例成為一場沒有主將的大選,這將逼迫黨內做出決斷,是否決意徵召朱立倫參選。

  王金平長期以來是所謂“本土藍”的政治代表,政通人和,人脈廣結,但是王的政治面貌並不清晰,他本人始終和兩岸事務保持距離,兩岸政策主張不明,另一方面,他多次反對中國國民黨在黨名上“去中國化”,以維持和深藍群眾的紐帶,然而,當年他與馬英九抗衡時,“省籍牌”、“本土牌”始終是他的一門利器。

  如果向來處事穩健週到、政治佈局嚴密謹慎的王金平拍板決定參選,確實有必要徹底談清楚路線主張,讓臺灣民眾真正了解認識王金平,王金平尤其不應回避兩岸關係、“國會”改革和金權政治等相關課題,畢竟這是王金平長期受人疑慮的焦點所在。

  《中國時報》曾發文認為朱立倫最能力穩定臺海,只要他做出決斷,是最有機會讓國民黨逆轉勝的一個。但如果他真的貫徹初衷,堅持不投入2016大選,這將是朱立倫政治生命的另一場豪賭,其風險絕不下于親自參選。自居總教練的朱立倫主席,必須展現最大的政治企圖與能量,讓國民黨的這場初選真正成為國民黨浴火重生的政治運動,透過議題的設定和選舉的規劃,讓更多支援者和一般選民將目光集中在國民黨的初選上,參與到國民黨的政治路線辯論與黨務改革辯論中來。

 

[責任編輯:趙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