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蔡英文暫緩檢討“中國政策”?

2015年01月15日 09:0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旺報》15日社評説:還記得民進黨有個“中委會”?不是“中央委員會”,民進黨的決策機構是簡稱“中執會”的中央執行委員會,民進黨的“中委會”是“中國事務委員會”的簡稱,這個組織是整合民進黨“中國政策”的重要平臺。在蘇貞昌擔任民進黨主席時設立,他自任召集人並定期集會,通過了“對中政策檢討紀要”,但不管是中委會本身或是會議紀要等文件,並沒有起到指導民進黨大陸政策方針的作用,更沒有引領民進黨在兩岸路線上進行轉型。簡言之,社會對民進黨中委會的作用可以説是完全無感。

  蔡英文回鍋擔任民進黨主席後,曾在去年中舉行一次“非正式“的中國事務委員會”談話會“,討論主題是因應國臺辦主任張志軍首次訪台,以及臺南市長賴清德即將首度”登陸“,民進黨內高層進行沙盤推演與因應之道。從此之後,超過半年的時間,民進黨中委會形同停擺。

  日前傳出蔡英文將重新啟動中國事務委員會,要針對兩岸新情勢進行總體評估及探討,同時,民進黨發言人徐佳青還證實,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將擴大參與,納入臺灣各“直轄市長”為當然委員,也將邀請2至3位青壯派參加。民進黨人士指出,蔡英文將在兩岸議題上“一步一步出手”,至於是否提出新論述則“有待整合黨內意見”。

  蔡英文將如何在兩岸議題上“一步一步出手”,確實是許多民眾所關心,更是大陸和美國方面所高度關注。“九合一”選舉之後,大陸方面始終高度關注民進黨的相關表現,也不斷利用各種機會提醒民進黨大陸方面關注的課題以及底線。

  臺灣駐美代表處日前在華盛頓雙橡園舉行升旗典禮,引起兩岸關係的漣漪效應,大陸方面在對馬當局提出警告的同時,也對未來可能執政的民進黨喊話,“應從雙橡園升旗事件中得到一些啟示”,“不要指望以挑戰大陸底線、損害兩岸關係的方式來尋求國際空間的擴大”,“臺灣對外關係的發展,包括對美關係的發展,離不開兩岸關係和中美關係的制約”。此一事件對期望贏得2016大選勝利的蔡英文而言,也是利害相關。

  各方期待民進黨在兩岸政策上有所作為之際,卻傳出中委會將延期召開。據民進黨發言人的説法,因為新增委員人選,中委會的組織章程須向中常會報備,同時部分委員的時間喬不攏,因此本週不開會,“沒有所謂延不延期問題”。

  另有一説,中委會延後開會的真正原因是,蔡英文最近忙於輔選5位“立委”補選,把這場戰役視為短程的最重要任務。另一方面,新北市長朱立倫即將就任國民黨黨主席,朱立倫的兩岸看法為何、是否會有重大宣示,都要等上任才會明朗,民進黨要觀察情勢變化再研擬因應對策,中委會“不急著開會”,可能延到2月底或3月初。

  還有一個説法是,中委會成員吳乃仁即將出獄,另位成員邱義仁也有可能在農曆年回臺過年,延後召開讓全員到齊,“有利民進黨的團結”。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