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從富士康生産一部iPhone6僅賺25元談起

2014年09月26日 09:2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中國內地被炒到上萬元價格的iPhone6的實際成本僅1227元,有市場分析,蘋果手機的主要代工企業富士康每生産一部僅賺25元。(9月25日《證券日報》)

  大陸《經濟日報》26日評論説:雖然iPhone6沒有在中國內地首發,但有關這款蘋果最新手機的消息近來受到持續關注。此前媒體報道,預計今年蘋果的iPhone6總産能將達到1.2億部,這將意味著iPhone6極有可能成為歷史上出貨最大的iPhone系列。

  富士康是這次iPhone6蘋果手機供應鏈的最大受益方,因為此次iPhone裝配訂單中,富士康可得到至少7成以上的份額;另一家承接組裝訂單的企業是和碩,其訂單份額約3成左右。但每生産一部僅賺25元微利的富士康該做何感想呢?

  iPhone6富士康每生産一部賺25元僅是分析人士的預測,iPhone6給富士康帶來多少利潤貢獻,其詳細的數據目前我們並沒有真正把握。被譽為代工之王的富士康,對於如何擺脫目前對代工生産模式的依賴,加快企業轉型,富士康肯定有自己的考慮。

  2012年以來,郭臺銘就對運作了將近30年的龐大製造帝國——富士康進行了新的轉型計劃,即利用機器人取代人工的富士康機器人計劃,與之同時,針對蘋果的過分依賴,郭臺銘也對富士康推行了不少轉型措施。可為了iPhone6上市趕工,有媒體報道稱,富士康準備在內地擴招10萬工人來完成代工業務。於是有人戲稱,機器人計劃沉默了。

  中國製造要變成中國創造,才能創造新天地,利用新的競爭優勢來延續中國製造的繁華年代;這就需要更多的企業家不但要具有創業精神,還應增強創新能力。

  郭臺銘一直不諱言要全力轉型,離開那種低水準的製造業發展模式。他認為,鴻海要轉變成科技服務業,提供整體解決方案,不需要品牌;而是從內容創作、訊息處理、雲端儲存、網路傳送,提供八大生活所需生態系統,帶動各種終端發展,設計更好的4G手機、網路手機和看電視的手機。那麼,中國內地的製造業企業是不是能理解這樣的轉型思路呢?

  民間有句老話家雀跟著夜貓子飛,意思是説小鳥不能盲目追隨大鳥亂飛胡竄。每個企業還是要依據自身行業特點,並結合本企業實際,進行轉型升級,轉型其實是無形的!

  轉型需要升騰的翅膀,不少企業認為網際網路經濟可以為他們轉型之路墊腳。但必須看到,要真正讓科技來改變製造型態,富士康不容易,許許多多的中國製造企業同樣也不容易。不然,富士康如何忍受每生産一部iPhone6僅賺25元呢?

  很多企業轉型是艱難的,需要從屢敗屢戰、屢遭挫折中走出來。企業轉型需要目標,也需要堅定的信心和毅力,更缺不了技術的進步和創意的迭加。中國製造需要新的變革,但沒有一條完全一模一樣的可複製之路,只能是每個企業競相開花的不斷探索。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