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監督兩岸協議會成為臺灣的擋路石嗎?

2014年09月09日 10:0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據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近日發表評論説,不容否認地,臺灣內部的爭論不休,已經造成兩岸經濟合作受到重大阻礙,其結果究竟是臺灣應該在乎?還是大陸應該在乎,實在值得深思。如果任何雙方已經簽署的協議,無法獲得其中一方落實,那麼這一方如何能夠贏得世界上其他談判對象的信任?

  當前臺灣就是處在這種不僅大陸産生疑慮,還可能引起其他談判對象質疑的狀態。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簽署已一年多,但因臺灣在野黨與社會上“反中恐陸”人士的抵制,以致遲遲無法完成“立法”程式。朝野陣營還針對如何監督兩岸協議,提出了不同的條例法案。

  於是本來就難度不低的服貿協議,又加上以監督條例完成“立法”為前提,而監督條例的朝野攻防實難預測,必然導致服貿協議的通過充滿不確定,進而影響兩岸貨貿的協商。而兩岸經濟合作的進程延緩,更不可能不延緩透過兩岸經合來達成臺灣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的更大目標。

  除非臺灣能夠繞開大陸而直接投入區域經濟整合,但有識之士皆知,這是不可能的任務。“逢中必反”、“遇陸就怕”的民進黨與某些社會人士總不能一味指控大陸打壓,否則他們也應批判其他國家和地區沒有自主性、聽從於大陸。何況以美國為例,其要求臺灣開放市場的幅度,顯非臺灣短期內所能承受,相對地,大陸卻願意考慮臺灣的承受度來進行兩岸服貿、貨貿的協商。

  臺灣“立法院”的新會期即將展開,執政黨能否克服民進黨阻撓而完成合理的兩岸協議監督條例,成為臺灣經濟出路的一大關卡。民進黨的策略當然是擋住任何有利於臺灣經濟的兩岸協議,以取得攻擊國民黨當局搞不好經濟的藉口。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