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臺媒:預見柯P時代的語言霸淩

2014年09月09日 09:4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北市長候選人柯文哲批評國民黨嘉義市長候選人陳以真“年輕又長得漂亮、坐櫃檯差不多,不適合當市長”,引起各方批評,剛剛才表示願意檢討,又爆出“婦産科只剩下一個洞”、“婦産科醫生在女人大腿中間討生活”等對女性的歧視性語言。對此臺灣《中國時報》9日發表社論説,柯文哲踩了紅線中的紅線。這一連串失言,有三個層次的示警,臺北市民必須深思。

  第一個示警,如果這種公然歧視女性的文化可以被容忍,將是臺灣兩性平權運動的大倒退。2014年聯合國性別不平等指數(Gende rInequality Index,GDI),臺灣的性別平等排名全球第4名。顯示兩性平權觀念已深入民眾心中,成為臺灣的“普世價值”,柯文哲的發言,等於打了臺灣兩性平權一個重重的巴掌。

不管事後柯文哲用什麼樣的話術“轉彎”,柯文哲可能未察覺,他針對陳以真的談話涉及“雙重污辱”,他不只污辱陳以真不是靠能力,而是靠性別與外貌取得參選嘉義市長的機會;他的話也帶有嚴重的沙文式傲慢,貶抑所有“坐櫃檯”的女性工作人員,其背後的潛邏輯,這些女性都只有外貌,才去“坐櫃檯”。這是職場上最常出現的性別霸淩模式,一個女生如果能夠在職場上掙出一片天,就以苛薄惡毒的口吻懷疑她有“能力”以外的因素。

  柯文哲以為他在攻擊陳以真,但他沒搞懂,更嚴重的是後者,顯示出他不但沒有兩性平權的思維,連職業無貴賤、尊重他人職業這個最起碼的做人道理都逾越。結果,連挺柯的卡神楊蕙如都看不下去,在臉書發文,就她從學生時代即認識的陳以真,一點一滴還原,告訴社會大眾,陳以真是靠自己能力一步一步爭取職涯上的成就。

  第二個示警,如果這種公然歧視女性的候選人竟可以當選臺北市長,不啻預言未來臺北將進入語言暴力的“苛臺北時代”。臺北市長選舉進行至此,令人遺憾的,幾乎可以説是一場失言比賽,藍綠陣營兩位候選人不斷的在比賽誰説錯的話比較多。但連勝文和柯文哲的失言,仍有程度之別、性質之異,這一點應該予以分別。

  連勝文的失言,不管是“內湖黑壓壓”、“瓦斯桶與瓦斯管”,多屬於“不食人間煙火”的失言,由於“權貴標簽”揮之不去,連勝文的發言常隱隱然流泄著滿腹的抱怨委曲,少了市長的格局。但柯文哲的失言則更讓人心寒,包括拿“邵曉鈴身體開玩笑”到這次“陳以真坐櫃檯差不多”,全然目中無人的霸淩他人。觀察柯文哲一路以來的發言模式,幾乎可以用“尖酸”二字作結,鮮少看到柯文哲有什麼建設性的發言,遇到問題,除了酸對手,還是酸對手。

  看起來年底的臺北市長選舉,臺北市民得在“委屈抱怨”與“尖酸刻薄”兩種負面人格特質間,做消去法的選擇,這場選舉註定沒有“兩利相權取其重”的奢侈,只有“兩害相權取其輕”的無奈。

  但這也讓問題變得更加清楚,經過柯文哲一連串失言,大家要思考的是,連勝文發言時的不食人間煙火,是一种經驗不足的欠缺,尚有機會靠後天補足,是“有救的欠缺”;柯文哲呢?霸淩他人的語言暴力,第一次可以理解為無心,第二次可以寬諒是失誤,他卻一而再、再而三的以羞辱他人為樂,這已是一種偏執,我們必須説,發自於心的本質性傲慢,是一種“無救的傲慢”。若由柯文哲帶領臺北市進入P時代,臺北市恐怕得學習忍受柯式霸淩的毒害。

  第三個示警,則是我們認為最嚴重的部分,那就是柯文哲犯錯後的態度。如此嚴重的失言與霸淩言語,柯文哲只是雲淡風輕的説“會檢討”,連一句道歉都吝于説出,完全看不到一絲反省,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柯檢討”的出現,“會檢討”幾乎變成柯文哲一貫卸責的護身符,也成為一貫傲慢的敷衍話。更讓人憤怒的,不只是柯文哲一人的敷衍,綠營在面對類似事件表現的集體敷衍,才是臺灣政治文化最可怕的惡性腫瘤。

  例如,王世堅再鬧婚外情,民進黨“天王”謝長廷一席“票太高、故意的”嬉鬧式的反應,顯現民進黨政治人物對此事的漫不在意與無所謂。柯文哲的失言,民進黨內女性政治領袖如蔡英文等每人平均保持沉默,顯示了這個政黨集體的懦弱,請這些政治人物,以後不用再高言性別平等、兩性平權。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