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邱毅:臺灣必需走出井底之蛙格局

2014年09月05日 10:0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香港中評社9月4日報道,國民黨前“立委”、臺灣經濟研究院董事邱毅在臺灣競爭力論壇主辦的“2014第三季臺灣民眾國族認同”研討會指出,臺灣本來就是小型海島經濟,命脈決定於對外開放的程度,如果沒作為、內鬥內耗、繼續做井底之蛙,看不清整個情勢發展,被邊緣化、成經濟孤兒,在區域經濟整合中被排斥,那才是臺灣真正的危機。

  研討會上午在“立法院”請願接待室舉行,由競爭力論壇執行長謝明輝主持,臺灣經濟研究院董事邱毅擔任引言,邀請學者藍綠都有,分別是淡江大學經濟係副教授林金源、文化大學政治係副教授林忠山、空中大學公共行政學系主任李允傑、民進黨前“立委”郭正亮,以及臺灣智庫諮詢委員董立文等人。

  根據調查數據指出,臺灣民眾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度在今年2月為86.20%,3月反服貿抗議後5月認同度降到83.80%,但8月的認同度高達87%;另在認同中國人的比例上,也從5月的46.8%回升到53%,謝明輝認為3月反服貿抗議的影響是“船過水無痕”;不認同中國人的比例,今年2月不認同比例為39.6%,今年5月是46.50%,8月為43%。

  邱毅表示,在長期調查裏,中華民族認同一直相當高的比例,大家都認同炎黃子孫,認同華人的觀念,文化雖然是未來兩岸發展裏重要的紐帶之一,但在兩岸和平發展的道路上,經濟方面的考量更重要,大陸的經濟大戰略已有一個完整的經濟戰略觀,就是不管臺灣服貿過不過,貨貿積不積極,都會照既定策略進行,不會等臺灣,大陸的核心戰略是不再糾纏兩岸,先全球化佈局,甚至有人説解決全球化佈局,兩岸就迎刃而解。

  他指出,臺灣必需對此要了解與警惕,因為年底中韓FTA要成型,大陸與東盟加強版的FTA也正持續熱絡進行,大陸與澳洲的FTA也在談判,9月習近平到印度訪問,其中重要的主題就是中印FTA。

  他説,臺灣本來就是小型海島經濟,臺灣的命脈決定於對外開放程度,臺灣如果沒作為、內鬥內耗、繼續做井底之蛙,看不清整個情勢發展,大陸全球化佈局後,臺灣真正被邊緣化,成為經濟孤兒,如果真有這一天,臺灣在區域經濟整合中成了被排斥的角色時,那才是臺灣真正的危機,因此臺灣必需走出井底之蛙的格局。

  邱毅強調,大陸全球化佈局將整個策略分成主場、客場與不在場;例如上海亞信峰會、今年APEC都是主場優勢,會提出戰略;客場就是受邀出席會議,這部分大陸攻守俱備,所以過去兩年來相當程度阻止了美日與其他國家聯合對付中國大陸;至於大陸不在場的會議,談的主題還是中國大陸的問題,所以大陸的頂層設計的規劃比以前更有條理,就是面對不同的市場、顧客、國家區域,應有不同的行銷策略。

  臺灣有不少網民都發表言論批評,被指為“酸民”,邱毅認為不必在意,因為這些人只要年紀稍大、經濟不再“靠爸”後就會改變,這些人還沒長大,沒經過社會洗禮,只要靠自己,觀念就會改變。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