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國民黨中常委選情冷清 蜀中無大將

2014年09月02日 10:3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國民黨于上週六進行中常委選舉。按照國民黨黨章規定,改選32名中常委。但似乎是選情冷清,只有39人參與角逐。除了28位中常委爭取連任(另4位現任中常委不再尋求連任)之外,只有11名“新人”參與角逐。

  《新華澳報》發表富權的文章説,按照國民黨黨章規定,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置常務委員39人,其中選任中常委為32人,由“全代會”代表從國民黨中央委員中票選。每年改選一次。文章內容摘編如下:

  據説,今年國民黨中常委改選反映並不活躍,主要原因有四個。其一是今年票選方式有所變革,過去全黨代表票選中常委,每人選票最多可連記圈選32人,今年改為“1/2限制連記法”,亦即最多只能同時圈選16名候選人,增加了當選的難度。其二是近年馬當局施政失誤頻仍,國民黨黨內權鬥也愈趨激烈,一次“九月政爭”差點要了國民黨的“命”,導致國民黨民調持續走低,使得原來即使是有志的國民黨黨員也興趣缺缺。其三是受到臺灣地區現行政制“黨政分開”的限制,即使是國民黨也只不過是一個“人民團體”,與在野黨的功能差不多,已經淪落為“選舉機器”,因而對國民黨黨員的吸引力大跌。其四是馬英九刻意以“中山會報”來取代中常會的角色,中常會的權力已經嚴重邊緣化,經常説議而不決、沒有效率,因而不少曾經是中常委的黨員如連勝文等也高唱“不如歸去”,另行搭建新舞臺。在此情況下,當選為中常委的國民黨黨員,並非就是國民黨的精英,予人“蜀中無大將”之感。

  國民黨現有的組織架構,是上世紀20年代“國共合作”時代,由前蘇聯顧問幫助設計並一直固定下的的,是剛性政黨架構,因而也不被稱為“列寧式政黨”(民進黨的組織架構也是被稱為“列寧式政黨”的剛性政黨),嚴格按照“群眾--階級--政黨--領袖”的模式,及“地方——中央”的架構而設立的。

  在“兩蔣”及李登輝時期,由於黨政一家,故國民黨中常會的權力頗大,幾乎“行政院”所有的重大決策,包括“內閣”部會首長的任免,都必須先經由國民黨中常會決定後,再由“行政院會”通過,“行政院會”幾乎成了國民黨中常會的“橡皮圖章”。由此,當時中常會的成員候選人都是由國民黨主席提名,且結構比例較為均衡,各重要部會首長及四大工商團體及工會的負責人,以及《中國時報》和《聯合報》的創辦人,都會獲得提名並無驚無險地當選國民黨中常委。後來,在民進黨的“民主”訴求衝擊之下,曾對中常委候選人提名方式作適當改革,除保留一半應選名額仍由國民黨黨主席提名之外,另一半應選名額則是改由開放給委員聯名推薦。這就讓國民黨內一些具有雄心壯志者,或是懷有各種個人動機者,獲得透過參選中常委而擠進“國民黨權力核心”的機會。

  但後來情況發生了重大變化。相關法規規定,執政黨的黨工不再具有公務員身份,執政黨的財務再也不能“黨庫通國庫”,而且囿于臺灣地區現在的政治體制,有了“政黨輪替”這麼一回事,通過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而“輪流坐莊”,國民黨也就從原來的革命政黨轉型為選舉機器,美其名為“民主政黨”,因而其中常委在政務運作中的重要性就大為降低。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表面上看,國民黨實行集體領導,但由於歷史和制度上的原因,國民黨主席實際上是最有權力的人,因為國民黨主席掌握著中央黨部一級委員會的正副主委、正副秘書長的提名權,也掌握著部分中央委員和中常委的提名權。限于國民黨的政治倫理,副主席一般是榮譽職,實權有限。39席中常委是“全代會”及中央委員會閉幕期間的最高權力機構,但中常委往往成為黨主席的“近衛軍”,所以中常會往往淪為國民黨主席“一言堂”。

  尤其是馬英九兼任黨主席後,許多國民黨中常委都很失望,因為他們手中的權力,其實都是虛的,不及馬英九的一紙裁示,根本無法為決策及改革發揮作用。身為中常委只不過是一個花瓶擺設,為馬英九一人的決策“背書”而已。為此,就有個別中常委乾脆成了“抬轎佬”,一味只顧為馬英九保駕護航,明知其決策欠妥也照樣支援。如此下去,只能是意氣闌珊,倒不如歸去。這也是本次中常委選舉不再激烈的原因之一。

  國民黨中常會的“含金量”減少後,倘若馬英九繼續“自我感覺良好”地大攪“一言堂”,對國民黨的改革發展,尤其是實現長期執政的願景,恐怕並不樂觀。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