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臺灣走向世界的機會在何處?

2014年09月02日 10:1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2日發表點評文章説,過去一週裏,臺當局新任“經濟部長”杜紫軍與馬英九先後強調,臺灣如果不加強和大陸協商,就難以打開國際市場。其實,馬英九如此苦口婆心的呼籲,已不知凡幾,但始終受到民進黨用僵化的意識形態和歪曲的政治宣傳所阻擋。

  評論指出,國際政治是非常現實的,如果臺灣還拘困民進黨所謂“從世界走向中國”或“從中國走向世界”而爭論不休,那麼臺灣在區域經濟整合與全球貿易自由化的急速過程中,遭到徹底邊緣化將為期不遠。

  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臺灣所處的客觀形勢。馬英九的大聲疾呼,應是負責任的表現,否則,若雙手一攤,推説是臺灣內部沒有共識,或者忌憚于在野陣營所指控的“把臺灣鎖進中國”,未嘗不是政治手腕,但對臺灣的後果卻是嚴重且久遠的。

  評論認為,全球絕大多數國家都是大陸的邦交國,他們無不重視陸方的立場,臺灣又如何能夠推行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所堅持的“從世界走進中國”?至於近一兩年臺灣先後和新加坡、紐西蘭簽署了FTA性質的經貿合作協議,如果不是在陸方不反對的情況下,以及海峽兩岸已于四年前簽署經合協議ECFA,那麼這兩個經濟體實無可能和臺灣簽署相關協議。

  這是國際政治活生生的現實,欲加以否定只會使自己更加孤立。換句話説,民進黨繼績阻撓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完成“立法”程式,不僅使得兩岸貨品貿易的協商增加變數,也必會拖延臺灣參與國際經濟區域整合的腳步。

  2008年12月胡錦濤曾指出:“探討兩岸經濟共同發展與亞太區域經濟合作機制相銜接的可行途徑。”今年6月在臺灣桃園舉行的“張王會”共識之一即是“雙方儘快啟動共同研究工作,務實探討兩岸經濟共同發展與區域經濟合作進程相銜接的適當方式與可行途徑”。因此,臺灣的機會就在兩岸之間,這不應是蔡英文批評馬英九的“從中國走向世界”,反而是同步走向大陸與世界。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