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香港夢 臺灣夢 中國夢

2014年08月25日 11:0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國時報》25日社論指出:香港,土地面積僅約1104平方公里,只是彈丸之地,但是在中國近現代及當代史上,卻始終扮演著極其特殊的角色。從血脈淵源、歷史情感、文化傳承,以至於主權歸屬上,香港,絕對是中國的一部分。

  另外一方面,香港又實實在在是中國的一個“特別的區域”,在近當代中國的歷史發展道路上,起著特殊的作用。1842年,清廷在鴉片戰爭中戰敗,隨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香港自此成為了英國的殖民地。從此讓香港和中國大陸既斷裂又連結,在政治體制、生活方式、社會人心、文化樣貌上,都走上了自己的獨特道路,發展出獨特的香港模式。另一方面,中華文化仍是香港文化的底蘊,中國大陸的居民在不同歷史時期涌進香港,形成了多元複雜的移民社會。

  香港的殖民地地位,一方面是百餘年來中國近代史的恥辱與苦痛,另一方面,香港也成為觸發、參與中國政治社會變革的門戶。電影《十月圍城》訴説了香港在孫中山領導的民主革命運動上的角色,雖嫌誇飾,但不容否認,香港確實是是中國思想啟蒙的窗口,是革命的策源地,是海外志士與資金的通道,也是流亡者的避難基地。其實,不只辛亥革命的成功和香港有莫大關聯,北伐時期國共合作下,香港是工人運動的重鎮,抗戰時期“孤島”香港也是思想、文學和抵抗行動的據點之一。

  1949年以後,香港成為中國大陸突破禁運,轉運物資,出口貨物,取得外匯,徵集資金和收集情報的窗口。在這段時期,香港從轉口港逐漸發展為工業城市、經貿大港,經濟迅速發展,在特殊的政治地理位置和寬鬆的經濟管制體制下,香港是自由港,是金融中心,是海空轉運站,是亞洲崛起的四小龍,是東方之珠。

  由香港的特殊地位,還發展出獨特的生活文化,以臺灣最近流行的香港茶餐廳而言,它原本是出售廉價西式小吃的冰室,後來餐點種類逐漸增加,又與西菜館、餐室的模式相結合,演變成為今日廣受大眾歡迎的茶餐廳。香港的文化植根中國傳統文化,卻又融匯中西,所以成為全球華人社會中最為矚目的電影天堂和“華人流行文化之都”,被譽為“東方好萊塢”、“華語夢工場”和“華人娛樂碼頭”,有香港特色的華人電影和流行文化向全球輻射。人們普遍認為,香港文化的魅力就是受益於華洋合璧、自由創作、無拘無束的創意産業體制。

  簡短回顧這段過去,可以進行歷史的總結,香港以其特殊的政治地位,和殖民與移民社會性質,自由開放的社會文化,長期保持了在大陸發展、兩岸關係、東亞區域上的特殊作用,這個作用既促成了香港的繁榮穩定發展,更是大陸有形無形的重要資産,驅動催化了中國的進步。

  最近,香港政改方案的討論到了關鍵時刻。香港政治正在一個叉路口,不可能否認的,這幾年來,香港經濟政治社會文化各方面都有許多複雜難題待解,溫家寶前總理曾用“深層次矛盾”來概括這些難題,政治與政制的爭議如果沒有“軟著陸”,勢必和香港社會貧富差距擴大、新舊居民移民衝突、經濟發展瓶頸等問題纏繞在一起,使得局面更為治絲益棼。

  文章最後説,我們深信,香港的自由開放以及民主深化,對於全中國、對於華人社會都有著重要意義,我們期待大陸方面和泛民主派方面能夠從維護香港穩定,促進香港民主的大視野出發,互存包容之心,縮小差距、擴大共識,讓香港的民意能充分表達,最終達成一個最合理的政改方案,港府的社會支援基礎能夠擴大,社會能夠穩定,香港的民主能夠一步一步向前推進。讓香港繼續成為中國的改革特區和自由開放港,成為臺灣與大陸融一過程的典範,香港夢、臺灣夢共同成為中國夢重要一環。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