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身分認同”困擾海外土生華人

2014年08月25日 10:2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美國《星島日報》24日社論指出,隨著華人移民海外方興未艾,英國、歐洲、美國、加拿大及澳洲等地華人人口不斷增加,土生第二代華人的成長問題亦逐漸浮現,而“身分認同”無疑是他們所面對的最直接的大問題。

  英國中學高級程度會考(A-Level)剛發榜,預期包括土生華人在內的華裔子弟成績再次大豐收,男女狀元涌現,入讀高等學府,前途無可限量。

  然而,無論秀才與否,行將步出社會的華人新一代,都會不約而同面對“身分認同”的問題。其實他們的兄姊先輩早已備嘗此中苦況,現在即使並非“於今為烈”,也不遑多讓。

  在英成長的華人新一代所面對的身分煩惱往往不止一端,由於他們大多不諳中文,對中華傳統及文化甚少理解認識,鮮能與華人小區成員隨意交流,因此首先在華人圈子以至小區內部每被疏離甚至視為“鬼性”。

  而另一方面,儘管自小在純英式文化的染缸中長大,舉止談吐與英國人無異,好些土生華人在英人以至非華裔圈子內仍被“另眼相看”,甚且每受歧視。這使他們好些人百思不得其解:“在現代民主社會不是人人平等的嗎?怎可以有色眼鏡看人!”但客觀的現實並非如此簡單。

  其中最明顯的還要數居英華裔演員的處境,這些華裔演員本身大多是土生華人,儘管他們的英國文化背景比不少英人有過之而無不及,但他們能在電影電視以至舞臺上一顯身手的機會往往少得可憐,即使幸運獲得一、兩個小角色,又每每是中餐館廚房工、侍應以至華人妓女、鴇母等定型性人物。因此早前一個本地藝團要搬演英語舞臺劇《趙氏孤兒》時,採用一眾英人演員而全無華裔,引起華人演員起鬨抗議,也就不足為奇。藝術無國界,《羅密歐與朱麗葉》華人也可以演,《趙氏孤兒》雖為中國故事,自然也並非華人演員專利,但在這個特殊個案之中,“即連中國劇目何以華人演員也無緣參加演出?”這種直接反應也就並非不可理解。

  造成土生華人的身分認同困境端在於英國以至歐洲本身的特殊性。華人演員若在英國歐洲的影視中出現,所演的必是——“特殊角色”。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