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臺媒:2016年誰會押錯寶?

2014年08月25日 08:5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説:只要民進黨打好年底“七合一”選舉,連中國(大陸)都會朝民進黨的方向來調整;且中國大陸如果覺得民進黨最有可能贏得2016大選的話,就會主動去創造那個(調整的)條件。她説:中國(大陸)最怕“押錯寶”。

  大陸在第一時間對蔡英文説法的響應是:“我們反對‘臺獨’分裂圖謀的立場是堅定的、不可動搖的,不會有任何妥協。”這也可説,大陸要蔡英文不要“押錯寶”。

  臺灣《聯合報》24日發表社論指出,蔡英文將民進黨與大陸的角力看作一場押寶賭局。她在押賭,認為民進黨若贏得2014及2016選舉,大陸“會朝民進黨的方向來調整”;但大陸的響應卻是,“反‘臺獨’的立場不會有任何妥協”,也就是押屆時該“調整”的是民進黨。此猶博弈理論中兩車衝向懸崖看誰先跳車的“懦夫賽局”,究竟民進黨及大陸誰會“押錯寶”?

  蔡英文的想法,嚴重背離了兩岸關係的常識。常識指出:民進黨唯有在野之時,始有操作“臺獨”的空間。若在想要經由選舉贏得政權之時,或實際執政之後,即必須“調整”“臺獨”立場;而若不“調整”,即必然推車撞壁。譬如:2000年,陳水扁欲選臺灣地區領導人,民進黨通過《臺灣前途決議文》;當選後,陳宣示“四不一沒有”,及遙祭黃帝陵;後來,則在操作“正名制憲”及“公投入聯”中失去政權。其間軌跡,歷歷分明。

  其實,這已不僅是常識,甚且已成為定律,亦可以證諸蔡英文自身。例如,蔡原指ECFA是“傾中賣臺”,但至2012參選臺灣地區領導人時竟稱“概括承受”,這是蔡英文的“調整”;但是,蔡英文“否認九二共識”,卻是造成她2012敗選的主因,這則是蔡英文的“不調整”。又如,2008年陳雲林訪台,蔡英文驅眾焦土抗爭;今年張志軍訪台,蔡英文卻公開表示“歡迎”,笑臉迎對張志軍在臺灣為老人布菜及抱小孩。由此在在可見蔡英文的試圖“調整”,這是她若想要帶領民進黨重返執政的合理思維。

  眾所週知,此時民進黨出現“凍獨”的提案,正如2000年“大選”前民進黨出現《臺灣前途決議文》一樣,皆是由於“大選”將臨而民進黨想要勝選執政。也就是説,兩岸的政治常識與定律是:民進黨愈趨近勝選執政之時,其“調整臺獨”的必要性愈強。但蔡英文如今的説法竟然認為,只要民進黨贏得選舉,重返執政,該“調整”的就不是民進黨,而是大陸。此説根本違反了兩岸政治的常識與定律,而是蔡英文在“押寶”。

  就當前情勢看,民進黨有可能贏得2014年及2016年的選舉。蔡英文的思考卻不是先調整“臺獨”路線,準備迎向執政;而是不凍廢《臺灣黨綱》,等到贏得了選舉,再冀望“中國朝民進黨的方向來調整”。但事實的發展卻是,民進黨若愈想贏得選舉及重返執政,即愈有必要以改變“臺獨”論述來調整兩岸政策。因為,民進黨的“最後一哩”不在重返執政,而在必須調整“臺獨”路線;若不調整,民進黨重返執政即可能預示一場政經新災難的開始。

  大陸與民進黨近來看似有些帶有和解意味的互動,蔡英文顯然將此解釋為“民進黨若重返執政,中國會朝民進黨的方向調整,因此民進黨即不須調整”。這是大陸所釋放訊息的真義?或是蔡英文的故作曲解?。

  評論認為,屆時未必是“中國朝民進黨的方向來調整”,而是民進黨在壓力下必須“朝中國的方向去調整”。陳水扁執政8年是前車之鑒,何況那仍是一個沒有“三通”的時代,兩岸決裂的效應只是口舌機鋒而已;如今,兩岸在“三通”及21個協議與“外交休兵”的支撐下,兩岸決裂可能引發的對虱目魚、鳳梨酥及士林夜市、六合夜市的影響,及“烽火外交”、“採購停頓”,恐怕皆是在臺灣社會的心理上及實際上難以收拾的局面。屆時,民進黨及大陸當局,究竟誰將因情勢壓力而“調整”?究竟誰會“押錯寶”?萬一是蔡英文押錯寶,豈非一場臺灣政經大災難?

   蔡英文説:“做不到的事情,我不會承諾。”蔡英文知道,由於已被太陽花等因素挾持,她不能棄絕“臺獨”,因此不作承諾;但民進黨若不棄絕“臺獨”,難道能夠重返執政?這若也是蔡英文做不到的事,又豈可輕諾?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