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金東輝:反服貿運動撕裂臺灣社會

2014年07月31日 14:3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香港中評社7月31日報道,中國戰略文化促進會常務副秘書長金東輝日前出席在青海西寧舉辦的“第二十三屆海峽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表示,臺灣“反服貿運動”有著更深層次的經濟、政治、社會與兩岸因素,同時對兩岸關係發展、臺灣政治社會變革的影響甚巨。

  金東輝首先分析了産生“反服貿運動”的四個方面因素:

  首先,從經濟層面上看,臺灣經濟的不景氣使臺灣大學生對自己未來的生活出路感到迷茫。

  其次,所謂的“恐中”、“拒中”情緒起了相當的作用。在這場運動中,臺灣學生並非單純反對國民黨當局的“黑箱作業”,也有人更多的是憂心馬英九的兩岸政策“傾中”,以致傷害臺灣的利益。

  再次,民進黨起了推波助瀾乃至暗中指導的作用。

  最後,新媒體在這次運動中起到了關鍵性作用。這在某種程度上使“反服貿運動”成為學生心目中的時髦運動,使一些並不反對服貿協議或者對服貿協議是什麼還都沒弄清的大學生及其他青年人也走上街頭,參與了這場看似聲勢浩大的社會運動。

  同時,金東輝也分析了“反服貿運動”的後續影響。他説,“反服貿運動”對兩岸關係發展、臺灣政治社會變革的影響甚巨。可以説,經此運動,今後兩岸任何協議的通過都將不易,而所謂的“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將使兩岸進行新的協議協商舉步維艱。另外,所謂的“憲政”問題、“公民不服從”問題等,都將進一步影響臺灣政治格局的變化乃至階級政治的變化。

  其一,“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將嚴重制約兩岸簽訂新的協議。金東輝説,今後臺灣的行政部門再與大陸方面協商相關協議將戰戰兢兢,而對大陸方面而言,如果兩岸行政當局協商通過的協議,卻在臺灣“立法”機構被否決,這在法理的解釋上也將面對重大的難題。

  其二,“反服貿運動”進一步撕裂臺灣社會,使臺灣原本不明顯的“階級問題”被人為建構出來。金東輝説,臺灣長期以來不存在西方意義上的左右階級之分,但是這次“反服貿運動”中,有些政治人物卻刻意建構臺灣的“貧困階級”,這種階級建構事實上由來有時,“近年來臺灣流行的階級政治話語,不是社會自然發展産生的,而很可能是被政治力量所建構出來的;而且,從‘反馬’與‘恐中’情緒在階級政治話語中的發酵可以看出,臺灣的內部公共政策問題和兩岸關係問題也被捲入這個建構過程之中。”而這次“反服貿運動”則強化了這種所謂的階級建構。

  其三,“反服貿運動”進一步破壞了臺灣的代議政治。金東輝説,在這場運動中,所謂的“公民不服從”的理論一再被臺灣知識界,尤其是憲政學者提起。也就是説,臺灣社會有一批人認為,臺灣目前的憲政依然存在“惡法”,公民在一定情勢下是可以不服從這些“惡法”的,因為他們的“不服從”是為了“服從”一種更高的“正義”。可以説,這種思潮一旦氾濫,將給臺灣的代議政治造成衝擊,不利於今後臺灣的法治建設與社會穩定。

  其四,“反服貿運動”在一定程度上激化了島內的“臺獨”思潮,並使之出現“青年化”的趨勢。金東輝説,參加這場反服貿運動的學生大多是90後,他們的成長環境正是李扁主政並極力鼓吹“臺獨”等分離意識的年代,隨著這群年輕人逐漸成長並成為臺灣社會各行業的中堅力量,他們的思想傾向更值得關注與研究。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