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臺北市長選舉:何來花錢與抹黑?

2014年07月31日 09:1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國民黨臺北市長參選人連勝文陣營,為了讓選民有機會檢驗無黨籍臺北市長參選人、臺大醫師柯文哲説話的誠信問題,日前將柯文哲歷來失言紀錄,集結成“柯政蒙與唬”。對此,柯文哲自嘲該主動編一本“柯P失言錄”,自己的錢自己賺;並強調因連勝文民調落後,所以只剩花錢、抹黑兩招,選戰應回到政見論述。

  對此,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31日發表透視集文章説,抺黑是刻意渲染無中生有的事,“柯政蒙與唬”是柯文哲失言的紀錄,何來抹黑呢?難道柯文哲都未曾失言嗎?柯陣營功選人士還特別為此辯護説,因為柯係屬“政治素人”,市民反而對於柯失言有新鮮感而不以為意,這也就是柯一直享有高民調的原因。

  檢驗別人總是比檢驗自己來得容易,既然認為選戰要以政見論述為主,試問是誰將選戰先定調為“平民對權貴”,後又強調是“白手對白賊”、“公義對不公義”呢?對選戰作如此的定調,試問與政見論述有何關係嗎?不能因為競爭對手開始檢驗自己的誠信問題時,就要求對手要回歸政見論述,自己卻不斷發表與政見論述無關的話語來質疑對手。

  日前柯文哲還對外表示,要讓連勝文在市長選舉花200億元還落選;在面對媒體追問上述説法時,竟表示200億元的數字只是隨便開玩笑的話,不必那麼當真,一笑置之就好。試問質疑對手花大錢選舉,是哪門子的政見論述呢?質疑對手沒有品牌與企業卻有錢,才是在抹黑吧!怎麼反指別人在抹黑呢?雙重標準也該有個限度吧!

  文章最後説,選舉本來就應以政見論述為主,不過有時攻擊對手更有機會當選,所以各陣營難免就會出現許多無中生有之抹黑的言論。只是候選人在指控別人之前,是否應該檢視自己做得如何,否則終將禁不起市民的檢驗。

[責任編輯:趙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