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核四廢後 臺灣要面對幾個殘酷現實

2014年04月29日 14:3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香港中評社29日發表快評文章説,臺灣核四命運乖舛,爭論30年,如今在林義雄反核禁食、民進黨步步進逼下,難逃建成後封存、廢掉的命運。廢掉核四,臺灣將向“無核家園”邁進一大步,那真是一個令人嚮往的境界。然而,有幾個殘酷現實,臺灣人很快就要面對,臺灣準備好了嗎?

  首先是天文數字的損失,全民埋單。截至目前,核四累計已投入2700多億新台幣(下同),建成後封存,每年還要付出鉅額的維護費。核四由臺電發展,臺電資本額為3300億元,面對2700多億的財務窟窿,臺電形同破産。臺電是公營企業,資産為臺灣全民共有。廢核四的損失不是一個公司的損失,而是臺灣全民的損失。

  其次是電價飛漲和缺電限電。臺灣電價現在每度約2.7元,臺灣工業總會理事長許勝雄説,未來可能會漲價3倍,和德國一樣貴。停止核電廠運轉供電,而又未能找到足夠的替代能源,臺灣民眾日常生活將會受到影響,比如電腦將因限電無法隨時開機上線、夏天吹冷氣要限時、KTV歡唱都得限縮,等等。

  第三,經濟成長率下滑、物價指數上升、碳排量增加、産業出現外移,就業機會受影響。這是臺灣工商業界、學界的看法,每一項都可計算出具體的數據,也能做出很具體的預測。臺灣經濟禁不起廢核衝擊,工商界連日發出“無奈、無力、無解”之哀嘆,但急也沒用。

  上面提及僅是眾多殘酷現實中的幾個,臺灣民眾未必真的已做好面對的準備,但從臺北街頭如火如荼的反核運動看,臺灣沒得選擇了,核四隻能給廢了。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