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臺灣反核四 已被操作成選舉工具

2014年04月24日 09:3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俚語説:“相撲恨無力,相罵恨無話。”況乎選舉交鋒全般手段盡出,既要相罵也要相撲,如果沒有議題,相罵相撲何來憑依?以往每逢選舉,反核電、反核四都會“循例”成為議題,年底“七合一”選舉已然鞍開工、箭在手,核四電廠被作為議題的操作情況尤甚于往昔。

  臺灣《中華日報》24日社論指出:在選舉即將到來的敏感時刻,前民進黨主席林義雄于22日世界地球日,發表反核聲明後開始沒有期限的“禁食”。林義雄秉其終生不改其志的反核理念進行“禁食”,自然受到朝野高度關切。但“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除了以反核為宗旨的民間團體之外,綠營諸多縣市長及政治人物紛紛表態“聲援”,此輩之用心委實難掩選舉考慮。

  綠營因選舉考慮而搭上林義雄“反核禁食”順風車,反核電、反核四氛圍也就為之升溫。非僅如此,民進黨中央及“立法院”黨團見獵心喜,趁勢操作反核四議題,在不援用臺灣現行《公民投票法》的情況下,由民進黨團另行提出《核四公投特別條例》草案,將主文設定為“請問你同意核四繼續興建或停止興建”?試圖在“立法院”闖關徑付二、三讀。

  然而,核四“繼續興建”抑或“停止興建”?此時此刻豈能以簡單的二選一提問,就畢其功於一役而裁定核四電廠的生與死?設若如此,核四哪會從上世紀80年代興建計劃出爐就紛紛擾擾到如今?何況,核四于1999年正式開工興建以來,逐年大筆追加預算,不計2000年停工110天的損失,迄至目前總投資額已近3000億元(新台幣,下同)。

  核四電廠已百分之百完工,臺電于去年六月請世界核電廠協會(WANO)駐廠,進行“運轉前測試特別評估”,一面評估一面補強,預定今年6月底完成安檢評估,9月向原能會提出反應爐裝填燃料棒申請。然而,核四商轉爭議儼然已成綠營選戰最具威力的武器,即使原能會同意反應爐裝填燃料棒,核四也難以順利加入臺灣發電梯隊。

  以民進黨為“領頭雁”的綠營反核四情狀直如“打擺子”,沒有選舉之時“打擺子”症狀尚稱溫和,一旦選舉到來症狀迅即加劇。然則,民進黨曾經執政8年,2000年10月“行政院”不顧損失重大宣佈核四停工,卻仍于2006年3月批准“經濟部”所提追加核四預算543億余元,可見民進黨企圖長久拖著核四─無意續建也不想停建。

  非核家園絕非一步可到位。若核四不能商轉,核一、核二、核三不得不除役,綠色能源又接續不上,臺灣電力勢將出現重大缺口,全民必須面對高電價時代,臺灣經濟發展也必然萎頓。民進黨“核必如此”以核四為選舉工具?只求有利於民進黨而不問臺灣損失?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