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學運反思:想挾持臺當局改採臺獨路線

2014年04月18日 09:3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聯合報》18日發表社論説:試以“捍衛民主/退回服貿”兩大主軸為此次學運定位。一、捍衛民主:這場學運有其民主性的動機,但運動的過程卻愈來愈反民主;霸佔“立法院”及侵入“行政院”則皆為非法行為,絕無正當性可言。二、退回服貿:最後提出了《兩岸協議締結條例》,不啻欲挾持臺當局改採“臺獨”路線的兩岸政策,並因而否決了臺灣的全球化生存戰略。文章摘編如下:

  臺灣曾歷經2004年“兩顆子彈”及2006年“紅衫軍”兩大街頭群眾事件;尤其紅衫軍號稱百萬示威,也沒有人衝進“總統府”。這正是臺灣與泰國及烏克蘭不同之處,則這場學運霸佔“立院”及侵入“政院”的正當性何在?

  “立院”審查服貿確有其程式不正義,但這個“九個月加卅秒”的“立院”醜態並非始自今日。如果認為“立院”的代議政治失敗,即可霸佔“立院”;則在“立院”抵拒陽光法案時、抗拒證所稅時、頑抗實價登錄時、霸佔主席臺時、在議場打地鋪時,及王金平涉及“司法關説”時,何時不應霸佔議場?即以此次反服貿者霸佔議場言,則為何支援服貿者如彭淮南等人不能也率眾霸佔議場?

  再者,每論及“立院”亂象,動輒就上綱到“公民憲政會議”,但為什麼不反問:只要王金平不要玩弄他的“朝野協商”,就不會出現服貿這種“九個月加卅秒”的醜態?如今卻是:霸佔議場易,改變王金平難;坐視整個多數統治原則的代議制度毀在王金平與柯建銘之手,然後再來説“當獨裁已成事實/革命就成義務”,這其實是作踐了民主,也污辱了革命。

  如果這場學運只是主張逐條審查的“程式正義”,那或許尚能維持其民主性。但學運提出了《兩岸協議締結條例》,並揚言“立院”若不照辦,就要去圍“總統府”;那麼,學運何必還要“立法院”?更深一層的問題是:《兩岸協議締結條例》是在脅迫臺當局改採“臺獨”路線的兩岸政策,並進而否決了臺灣全球化的生存戰略。

  這場學運所反映的附從者之心情及情操必須嚴正面對。但是:一、學運寡頭霸佔“立院”及侵入“政院”的行為絕無正當性,這是連林飛帆及陳為廷二人都承認的“非法行為”。二、臺灣難有萬全的兩岸政策,但反服貿運動者提供的方案若竟是“再回頭搞臺獨”或“拒絕全球化”,這難道不是一個太離譜的答案?

  這是一場“睡不飽,你害的”童話革命。請再檢視“捍衛民主/退回服貿”兩大主軸,臺灣社會應誠實面對:這究竟是捍衛民主、還是背叛民主?究竟是“反中抗中”、還是禍臺害臺?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