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學運如果遍地開花 臺灣豈有寧日? 

2014年04月09日 08:3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立法院”王金平院長向佔領“立法院”的學生宣示:“在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完成立法前,將不召集服貿協議協商。”簡化其意,便是“先立法,再協商”。這和反服貿學生及民進黨立場一致,和國民黨立場不同。

  馬英九當局的態度,是監督條例和服貿協議兩案並審,如果監督條例先完成立法,其內容又一面倒向所謂“民間版”,那麼,它就掐住了在後審查的服貿協議,大有可能到時不予通過,或打回“行政院”,如此,監督條例不啻為服貿條例的緊箍咒,將馬當局綁架。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9日發表評論文章説,馬當局在同意兩案並審時,另有要求,便是民進黨不得阻撓會議進行,更不可強佔主席臺。民進黨與學生對國民黨的這項要求未予響應,這表示他們仍不放棄學運的盤算,如是,服貿協議即使排入議程,他們還有武器對抗。

  “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共有10個版本,學運領袖多次揚言已將“政院”版本“死當”,即意味,版本非合他們的意思不可。這個“意”,從他們所公佈的內容,兩岸是“國與國關係”。

  太陽花學運發展至此,其目的已清楚可見,它哪是經貿問題,根本是政治事件;兩岸服貿協議是他們“反中”、“反馬”的藉口。

  學生雖然已宣佈明日離開“立法院”,但他們表示將“出關播種”,學運下一步,將累積能量、化整為零、遍地開花,繼續向馬當局及“立法院”施壓。學運的理由信手拈來找一百個都不難,如果民進黨“立委”還甘心為其引路,臺灣豈有寧日?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