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兩岸關係為什麼必須強調“九二共識”

2014年03月12日 09:28: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新生報》12日發表社論指出: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兩會的報告中,涉及對臺政策的部分,延續第二次“習連會”習近平有關對臺論述的基調,特別強調兩點:其一、堅持“九二共識”,維護一個中國框架,增進政治互信;其二、秉持兩岸一家親的精神,推展對臺工作。這兩點預料將成為未來大陸對臺政策與工作的基調。第一點涉及兩岸頂層設計,而第二點涉及兩岸的情感問題。文章摘編如下:

  文章認為,在兩岸頂層設計部分,李克強的報告,除了又正式提到“九二共識”外,又正式提到維護一個中國框架,頗引人注目。近幾年來,大陸似乎已經形塑兩岸關係的發展階段路徑圖,認為兩岸關係將從堅持“九二共識”階段,過渡到確立維護一個中國框架階段,再過渡到實踐一個中國框架制度的階段,最終邁向兩岸統一的階段。這樣的路徑圖將“九二共識”與一個中國框架做了階段切割,這基本上不符合兩岸發展的現實,甚至還會影響兩岸關係的發展。“九二共識”必須成為兩岸關係發展不同階段的基礎,抽離“九二共識”,兩岸關係就會不穩,甚至出現倒退。不管是要確立或實踐一個中國框架,都必須以“九二共識”為底蘊為前提,否則兩岸關係將出現空洞化。

  社論説,習近平在第二次“習連會”,以及李克強在其政府報告中,重新將堅持“九二共識”放在維護一個中國框架前一起強調,似乎顯示大陸又重新意識到,“九二共識”在兩岸關係的基礎地位。九二共識的內涵是“一個中國,各自表述”,要從“九二共識”階段過渡到維護確立一個中國階段,基本上就是要去掉“九二共識”內涵的後半段“各表”。但“一中各表”與一國兩區框架相符,若去掉“各表”或不提“九二共識”,就臺灣方面而言,將使兩岸關係陷入違反“憲法”的困境中,失去繼續推動的正當合法性。就因為“合憲”,因此“九二共識”是臺灣方面推動兩岸關係的護身符,我們要繼續推動兩岸關係,就必須繼續強調“九二共識”。

  社論還表示,就臺灣方面而言,不強調“九二共識”,是很難直接提一個中國框架或架構的。在邏輯順位上,“九二共識”是絕對優先於一個中國框架或架構的,要提一個中國框架或架構,必須先提“九二共識”。這樣的提法必須貫穿兩岸關係未來發展的任何階段。

  以“九二共識”為基礎來談一個中國框架或架構,這樣的一個中國框架或架構,必須是超越性的及上位性的,不能單從大陸或臺灣的本位去定義。這樣的一個中國必須是歷史性、文化性及人民的中國,而不是屬於某個政黨某個族群某個地域的中國。這樣的中國必須是以民為本,主權在民的中國,而不是屬於精英或特定集團的中國。

  以這樣的一個中國框架或架構為基礎,不只兩岸的現實受到尊重,兩岸也才能真正在對等尊嚴的情況下,跨越誰大誰小,誰吃掉誰的糾纏漩渦,實現真正的和解,厚植兩岸人民的感情;如此一來,兩岸也才真正有可能營造“兩岸一家親”的文化氛圍,厚實兩岸發展更優更良性關係的底氣。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