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蘇貞昌想當美日馬前卒?一廂情願

2014年03月12日 09:1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民進黨主席蘇貞昌日前公佈“2025年中國對臺軍事威脅評估”,提出“造潛艦”主張,以強化武力,爭取成為美日軍事同盟“圍堵中國戰略前沿”的角色,卻完全忽略兩岸和平發展已成為臺灣主流民意,也符合美國在西太平洋的關鍵利益的事實。臺灣《旺報》12日發表社評説:我們必須嚴肅指出,民進黨如果不改變冷戰思維,走上日本安倍式對抗主義路線,在民眾追求兩岸和平繁榮大趨勢下,將很難重新取回執政權。

  美日刻正檢討“日本防衛大綱”,美國已明確拒絕為日本安倍政府對抗中國的暴衝政策背書,憂心安倍政府可能為美國帶來嚴重的國安危機,甚至導致美國被迫捲入中日軍事衝突。《紐約時報》社論暗指安倍類似當年的麻煩製造者陳水扁,美國須戒慎小心,難道蘇貞昌想重蹈覆轍嗎?

  社評認為,就當前兩岸及東亞情勢,面對美中日三國出現的綜合國力消長變化新局,臺灣戰略地位雖然微小,卻也有一定的軟實力,正確的對策應該是從過去長期以中共為唯一假想敵的思維,轉變成以建立創新與不對稱的軍事嚇阻能力,充實災害防救機制能量,有效處理專屬經濟海域(EEZ)範圍內,包括陸地、空中、海上、水下,以及網路和電磁頻譜的重大威脅、危機或災難,並歡迎亞太國家共同參與安全合作,進而營造兩岸和平發展正能量,成為西太平洋地區和平穩定的貢獻者,讓軍隊發揮新的角色與功能,以專業績效贏得島內民眾支援和國際社會肯定。

  據此,臺灣在運用平衡策略,應對美中日競合關係變化時,要先能鞏固戰略核心思維,進而在建軍規劃與軍購策略,都能有明確政策指導以利穩健推動。

  長期以來,美國是臺灣進行建軍規劃思維與軍購的主要來源,但軍隊與美方洽談建軍規劃與軍購案時,卻經常感受“任人予取予求”的痛苦,不僅在建軍方向缺少主導權,且花大筆經費卻無法獲得先進有用的裝備,甚至出現不符需要閒置報廢的浪費情況。 

 

 

  基本上,“美國對臺軍售”及“臺美軍事合作”,都是屬於美國在西太平洋整體戰略佈局的部分。倘若美國把臺灣擺在“戰略前沿”的位置,臺灣軍隊可以要求美國對臺進行軍事援助,或者以租賃方式提供先進的軍事裝備,但是,臺灣也可能因此而成為美中日軍事衝突下的炮灰或馬前卒;倘若美國把臺灣視為其與中共發展建設性合作關係的障礙,則臺灣花費大筆金錢向美國購買武器裝備,豈不成為“被人賣掉還要替人數鈔票”的凱子;如果臺灣被美國視為“和平演變中國大陸的民主示範”,則臺灣不僅不需要在建軍規劃與軍事採購上過度投資,還可以透過民主機制,在美國的支援下推動兩岸和解制度化,並積極促進中國大陸改革開放,進而拓展臺海兩岸互利雙贏空間。

  民進黨主席蘇貞昌的戰略觀,主張積極向美日爭取成為“圍堵中共戰略前沿”的角色,一味想抱住美國大腿,實屬一廂情願與不智,殊不知美國在推展對自己有利的亞太戰略時,傾向採取兩手策略,臺灣何必送到府成為一枚棋子呢?更何況,臺灣若能參與中國大陸的和平發展,等於是為2300萬人打開寬廣的機會之窗。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