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廉價航空勢頭正熱 有助臺灣發展觀光

2014年03月05日 08:4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亞洲航空”上月底一架飛往馬來西亞的班機,二號引擎訊號異常疑似起火,緊急折返桃園機場,機上133人全員平安,乘客被安置在新竹一家五星級飯店,陸續安排轉乘。臺灣《中華日報》5日發表社論説:亞洲航空是設在馬來西亞的廉價航空公司,此次乘客行程耽誤不免有怨言。但在航空業激烈競爭下,廉價航空異軍突起勢所難擋。

  亞洲航空在業界頗有名氣,曾被總部在英國的獨立航空調查機構Skytrax評為2009至2013年“年度最佳廉價航空公司”,此次折返意外處置雖難週全也還可以被接受。前些年的日亞航,由亞洲航空與全日空合資,因營運不如預期,全日空購回股權改組為廉價航空“香草航空”。在競爭激烈的航空界,廉價航空闖出一片天絕非僥倖。

  論票價訂定策略,廉價航空可以從零元、一元起跳,隨起飛日期接近機動調高,甚至比一般航空公司還高,最後一兩天為求滿載,可能再祭出殺價策略。正因票價彈性高,平均價格固然較低,單一價格也有例外,學界為求嚴謹將廉價航空稱為“低成本航空公司”,意謂借有效管理降低成本壓低票價搶佔市佔率。

  就管理策略而言,包括單一機隊、全部經濟艙、精簡人力、增加自費服務、停靠低收費機場、飛行冷門時間或航線、以車輛及登機梯取代空橋、以網路接受訂位、出票,凡此挖空心思只為創造成本優勢。大陸廉價航空“春秋航空”一度曾想出售站票,因空安考量才作罷。

  1971年美國西南航空開創廉航營運模式,隨即蔚為風潮席捲全球,迄今廉航在美洲市佔率已達兩成半,亞洲19%,歐洲更高達4成,在歐洲機票甚至比火車票便宜。因亞洲市佔率不到兩成,伴隨中國大陸及新興國家崛起,未來廉航在亞洲成長機會最被看好,各大航空公司無不對著亞洲摩拳擦掌。

  2004年底,澳航旗下捷星航空首航臺灣,開啟臺灣廉航市場。迄今已有12家廉價航空司進駐臺灣,開闢13條航線,航點遍及上海、東南亞及東北亞,業績迅速成長,2012年市佔率僅3.5%,去年上半年已上升為5.1%,估計未來兩年可能超過1成。廉航崛起之後業者首當其衝,不得不降價跟進,以高雄往來上海為例,以前轉機或直航來回票價逼近2萬元(新台幣),如今甚至1萬有找,與缺乏競爭的高港票相近。

  廉價航空讓消費者成了贏家。可喜的是廉價航空成了臺灣觀光的重要推手,尤以桃園─新加坡、桃園─吉隆坡影響最大,兩地市佔率分別為29.5%及42.4%。廉航讓“人人都可搭飛機”提升到“人人都來遊臺灣”,臺灣“觀光局”借力使力與星馬廉航合推臺灣觀光套裝行程。展望未來更多廉價航空把臺灣串連世界,必將迎來更多旅行團及背包客,千萬旅客來臺不是夢。

  眼見廉航勢頭正熱,島內航空公司按捺不住,復興航空籌組的威航已獲核準,可望今年十月開始營運,華航與新加坡欣豐虎航合資的臺灣虎航也在密鑼緊鼓籌備中,雙方頗有較勁味道。期盼島內廉價航空早日飛上青天,讓島內民眾輕鬆走向世界,同時帶來更多的觀光客。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