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專論:一中框架是諾言也是行動

2014年03月04日 15:0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香港中評社3月2日發表王名舟的評論文章説,兩岸執政當局從馬年新春開啟的政治對話及國、共兩黨對“一個中國”、“大陸與臺灣不是國與國關係”的鄭重表態,給兩岸關係深入向前發展帶來光明前景。這是兩岸堅守“九二共識”20多年,反對國家分裂,維護民族團結,共謀“中國夢”圓,共圖中華民族崛起強大而取得的初步成果。這一成果得來殊屬不易,應該珍惜和發揚光大。文章摘編如下:

  在當前,對於開啟兩岸政治對話儘管仍有某些人不同意或反對,但支援者已佔絕對大多數,包括海外的華人華僑,也是堅定不移支援兩岸對話的。即使美國行政當局看到這個結果,也不得不在口頭上表示支援兩岸團結與中國統一。

  所謂的“一中框架”,即是承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大陸和臺灣都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是促進海峽兩岸共謀國家統一的基本前提。在剛剛結束的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與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的見面會上,連戰談到了“一中框架”是順應兩岸關係深入發展的形勢自然而然産生的結果。這就是説,用“一中框架”來定位當前的兩岸關係,得到了兩岸大多數人民的贊成和擁護,是順應歷史潮流理所當然的事情。

  其實,“兩岸不是國與國關係”的提法,在20多年前的“九二共識”中説得很明白。當時達成共識的海基與海協兩會,在互通的文字材料中反覆提及了“一個中國原則”:1992年11月16日,海協會正式致函臺灣海基會表示“在這次工作性商談中,貴會代表建議在相互諒解的前提下,採用貴我兩會各自口頭聲明的方式錶述一個中國原則,並提出了具體表述內容,其中明確了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我會充分尊重並接受貴會的建議”,“現將我會擬作口頭表述的要點函告貴會:海峽兩岸都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努力謀求國家的統一。

  從“九二共識”到一中框架,兩岸關係走過了20多年風風雨雨,坎坷曲折的發展道路。這段將近四分之一世紀的時間裏,臺灣出現過1995年李登輝訪美導致臺海形勢緊張;1999年李登輝拋出“兩國論”分裂中國,遭到兩岸絕大多數人民反對與批判;2000年陳水扁上臺,否認“九二共識”,公開主張臺獨,製造島內動亂,最後以失敗收場;2008年馬英九代表國民黨重新上臺執政,“九二共識”重新開始。

  指導兩岸循和平道路發展,兩岸“三通”,經貿關係取得成果;2012年民進黨再次敗選,兩岸繼續沿和平發展道路深化經濟、文化與人員交流。

  現在看來,兩岸這20多年的風雨之路沒有白走。兩岸的政黨、官方、人民都已開始深刻地認識到兩岸人民是一家,分裂和搞臺獨必定死路一條;只有一個中國才是我們的家園;和平發展是兩岸人民之福;兩岸應該攜起手來,團結一心謀求共同的利益,共圓中國夢;中華民族重新崛起強大才是兩岸人民的共同理想。

  古人言: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君子坦蕩蕩;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馬年新春,兩岸當局和執政兩黨會面作出的上述鄭重承諾,給今後兩岸關係的深入發展奠定了良好的開端。接下來,就落實一中框架的內容,兩岸當局和政黨就應該以坦蕩的胸懷,開始實際行動了。那麼,深化兩岸關係的工作千頭萬緒,哪些是輕重緩急,哪些該孰先孰後,應該擇怎樣緊急的、重要的大事先行辦起來呢?

  首先,兩岸軍隊要立即加強合作,聯合成力,共同保家衛國。中國當前周邊的環境與形勢,迫切需要這樣做。如在東海、南海,急需兩岸當局和軍隊武裝聯合起來,發出同一的聲音,舉起一個拳頭,共同砸向來犯的敵人。特別在釣魚島,那裏自古就是中國的領土,兩岸的漁場,蘊藏著豐厚的經濟資源,應該堅決保衛,不容怠慢。以安倍晉三為首的日本,正在一方面妄圖恢復軍國主義,覬覦釣魚島主權,一方面在南海支援菲律賓向中國挑釁,是中國人民的敵人。兩岸要團結一致反擊日本,保衛中國的領土主權完整。

  其次,為了搞好兩岸三地經濟健康發展,兩岸當局應在原有經濟合作的基礎上,共同謀劃新的良好有序、綠色環保、福利民眾的經濟發展方針和政策。應該説自2008年以來,海峽兩岸在經濟領域的整合有了一定的基礎,但是,這种經濟發展模式離良好可持續發展尚有許多改善的必要。如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經濟發展應該惠及廣大普通人民群眾,特別是惠及那些為兩岸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的農民工及基層民眾,要為他們提高工資福利待遇,改善工作條件,關愛他們的生老病痛。兩岸領導人都多次講話要求經濟發展惠及民眾福祉,就要“為民之所想,為民之所為,與民同苦樂”,做到“言必信,信必果”。

  再者,兩岸當局和執政黨要團結起來繼續堅決“反獨促統”。這一點,對於臺灣當局和國民黨來説,可能要下更多的氣力和展示更多智慧。在兩岸共同“反獨促統”的立場上,一方面要打擊那些頑固的深綠“臺獨”分子,如李登輝、陳水扁之流,不使他們分裂中國的陰謀得逞;另一方面,要作到擺脫美國控制,撐起腰桿,不買美國軍火。兩岸既然已經公開承認一中框架,就應該在一中框架下辦事。兩岸關係20多年的風雨早已證明,大陸的軍事力量不是針對臺灣的;只要能有效地遏制“臺獨”勢力,兩岸就不會有戰爭發生。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