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柯文哲是治療民進黨憂鬱症的迷幻藥

2014年02月28日 08:4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呂秀蓮日前爆料柯文哲去過中國大陸18次,説大陸當局還幫他推銷葉克膜;這項説法立刻被綠營“立委”管碧玲質疑是在“抹紅”柯文哲,臺灣前“經建會主委”張景森更化名“藤井樹”在臉書貼文,説民進黨難道沒人可以出來“幹譙”一下呂秀蓮嗎?面對這些指責,呂秀蓮則稱,謝係人馬都服用了柯文哲的“迷幻藥”。

  臺灣《聯合報》28日發表社論説:“抹紅”是民進黨長年對付藍軍的一貫伎倆,如今為了選舉,綠營內部也開始把紅帽子加到自己人頭上。更諷刺的是,當民進黨內擁柯的人馬在批判民進黨內成員“抹紅”時,仿佛忘了他們自己曾經給別人戴過多少頂“紅帽子”。

  在拋出“紅抹布”的呂秀蓮眼裏看來,管碧玲與張景森想必是中了“柯P”這帖迷幻藥的毒太深,所以腦筋都糊塗了。反之,她自己只是依照民進黨內一向的“公式”,把曾到中國大陸的柯文哲打成“親中”、“投共”及被對岸收買等,這和先前“抹紅”連戰擔任“中國密使”如出一轍。若根據民進黨一向的原則,把柯文哲當成紅抹布的呂秀蓮,似乎才是民進黨內清醒的人。

  但人間痛苦的事,莫過於眾人皆醉我獨醒。呂秀蓮看到了民進黨的因人設事,但她的“獨醒”,卻已喚不回“皆醉”的同志。當柯文哲因高人氣而被拱為民進黨對抗連勝文的共主後,任何人中傷柯文哲,就等於傷害民進黨;而已成棄婦的呂秀蓮不知審時度勢,還在那裏説三道四,無怪乎引來眾人幹譙。呂秀蓮説,若換成是她去中國大陸18次,綠營早就把她打死;然而,民進黨的標準常常因人而異,呂秀蓮還不習慣嗎?

  民進黨的毫無原則,不僅如此而已。當柯文哲變成民進黨“光復”臺北市的唯一寄託後,“臺獨”黨綱這個神主牌是不是受到柯文哲認同,也變得不再重要。呂秀蓮不懂得觀風望向,還把柯文哲想成可以公平競爭的對手,那是她拙于自知。呂秀蓮説,如果她像柯文哲一樣,説不知道“臺獨”黨綱是什麼,甚至説可以考慮同意“一個中國”原則,綠營馬上會把她打死;然而,任憑柯文哲説什麼,民進黨卻都一律承受。如此善變,是民進黨錯亂?或是呂秀蓮硬僵不化?

  呂秀蓮感慨説:不知道民進黨為何如此迷戀柯文哲?其實,當柯文哲選擇成為與民進黨這個鐵籠結盟的獅子時,呂秀蓮便註定要被邊緣化;因為,民進黨的一切提名規則都會為這頭獅子量身打造,把他牢牢抓住。在迷幻藥的作用下,在民進黨眼中,柯文哲是一頭雄偉的獅子;柯文哲對民進黨喜不喜歡、尊不尊重、認不認同,在勝選的考慮下,全都變得不重要。

  問題在,這帖迷幻藥的效果到底能夠維持多久?柯文哲成為綠營爭相擁戴的紅人之際,卻也同時逐漸捲入民進黨內的派系鬥爭,成為派系間互相攻擊的武器,這也將隨著民進黨主席選舉的到來越演越烈。例如,管碧玲指控民進黨內人士借“滅蘇計劃”抹紅蔡英文和謝長廷,用“葉克膜”抹紅“柯P”;又如,張景森批評呂秀蓮毫無依據地質疑和抹紅,傷的不是柯文哲,而是民進黨。一個政治素人,不但與民進黨內大老平起平坐,而且光芒儼然蓋過整個民進黨;令人咋舌的,不是柯文哲的魅力,而是民進黨不可思議的“彈性”。

  話説回來,迷幻藥的效果畢竟只是一種幻覺,一旦選戰開打,在政見的放大鏡檢視下,柯文哲的美麗糖衣能否依舊維持,便未必樂觀。日前連勝文宣佈參選之後,本報所做的民調便出現明顯的逆轉現象,這或可説明,民進黨眼中這頭雄獅,未必如他們想像的那麼神勇。

  目前,柯文哲的確是紓解民進黨在臺北市“蜀中無大將”憂鬱症的一帖迷幻藥,讓民進黨忽而出現“反中夢遊症”,忽而出現“臺獨失憶症”。對於善變的民進黨來説,大概只有在“立法院”面對服貿問題時,才會再度想起呂秀蓮那塊紅抹布依然好用。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