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港媒:習近平講話有傳承 創和平發展新前景

2014年02月27日 11:2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香港中評社27日發表評論文章説,近日來,兩岸各界熱議“習連會”,特別是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會見中提出的四點意見,不僅得到兩岸高度關注與肯定,更被視為中共新一屆領導集體對臺政策的最新指導思想,具有重要的指針意義。文章摘編如下:

  回顧近10年來的兩岸關係,2005年4月,時任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應中共中央邀請,首次訪問大陸展開“破冰之旅”。胡錦濤總書記與連戰主席在北京舉行歷史性的首次“胡連會”,國共兩黨達成“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共同促進五項工作,並不斷取得重大進展,兩岸關係也由冰封狀態開始逐步解凍回暖。兩岸和解、合作,和平發展隨著“胡連會”取得的重要成果,開始為臺灣民眾了解、認知並逐步接受,兩岸關係終於可以結束嚴冬,迎來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春天。

  在“胡連會”的指引和推動下,兩岸關係在2008年5月實現了歷史性轉折,開啟和平發展新時代。在這樣的背景下,2008年12月31日,紀念《告臺灣同胞書》發表30週年座談會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出席座談會併發表重要講話,提出了進一步發展兩岸關係的六點意見。對於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隨後,在2009年至2013年的幾年時間裏,兩岸雙方共同致力於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兩岸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各領域都展開良性互動,深入交流合作,為兩岸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切身福祉,兩岸和平發展更加深入人心,成為兩岸的主流民意基礎。自2005年4月首次“胡連會”開始至2013年2月,胡錦濤與連戰兩位領導人先後在不同場合正式會面12次,每一次會面,兩位領導人都為兩岸關係發展提出重要意見,達成多項共識,不斷為兩岸關係發展奠定基礎,指明方向,對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性貢獻。

  在近5年的兩岸關係發展進程中,“胡六點”始終是中共對臺方針政策的基石,不論是兩岸政治互信的鞏固,還是經貿合作的深化、文化交流的拓展等各方面,這六點意見都貫穿于大陸對臺工作的始終。正是在“胡六點”的指導下,大陸對臺穩步推進,全面發展,兩岸良性互動與政治互信不斷鞏固,經貿合作與各領域交流蓬勃發展,臺海地區實現了和平穩定,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得到越來越多的臺灣同胞的認同與支援。

  2013年2月,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北京會見了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習連會”確定要繼續沿著“胡連會”確定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正確道路不斷前進。習近平指出,大陸“將再接再厲,務實進取,進一步推動兩岸關係發展取得新的成就,造福兩岸同胞。”連戰也表示,臺灣要“把握時機,務實深化、勇往邁進”。

  時隔一年之後,今年2月18日,兩岸舉行了第二次“習連會”。在這次會見中,習近平總書記正式提出推進兩岸關係的四點意見:第一,兩岸同胞一家親,誰也不能割斷我們的血脈。第二,兩岸同胞命運與共,彼此沒有解不開的心結。第三,兩岸同胞要齊心協力,持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第四,兩岸同胞要攜手同心,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習近平講話體現出中共新一屆領導集體對臺新風格。習近平的四點談話更多的是談理念、説感情。習近平展現了對臺更柔的政策功力,更接近臺灣的歷史、人文,從兩岸共同的歷史、民族、文化切入,能夠讓臺灣民眾聽懂、接受,更加貼近人心,更有親和力和感染力,在兩岸之間搭建心靈的橋梁,因而更能夠引起兩岸共鳴。

  習近平講話首先是體現出濃濃的民族情感。習總書記指出“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這是兩岸同胞最大共同點,強調“兩岸一家親”,更為臺灣同胞接受;第二是從歷史與人文的角度,充分體現對臺灣同胞的理解與尊重;第三是體現對臺更強的靈活性與務實性,特別是對民進黨溫情喊話,希望臺灣各黨派各界人士都能參與到兩岸和平發展、振興中華的偉大事業中來;第四是體現對推動兩岸關係發展的積極性、開創性;第五是將“兩岸夢”與“中國夢”共同融于兩岸齊心協力共同振興中華的偉大事業中,體現兩岸共同的歷史責任與使命,從而凝聚兩岸智慧和力量,進一步增同化異。

  從“胡六點”至“習四點”,兩代中共領導人在對臺方針政策上,都強調要堅持和平發展的正確道路,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共同基礎,深化維護一個中國框架的共同認知,這是兩岸關係發展的首要基礎,是“兩岸關係之錨”,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在推進兩岸關係發展的進程中,都強調要不斷深化經貿合作、文化交流與人員往來,加強兩岸一家親的情感紐帶。由此可見,“習四點”是“胡六點”在兩岸關係新形勢下的繼承與沿續。

  另一方面,“習四點”更加強調增進兩岸民間交流,促進兩岸人民之間的深入了解與認同,進一步增強兩岸之間的民族情感,增進兩岸的歷史認同、民族認同、文化認同,從而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凝聚更多、更大的民意力量,共同推進和平發展,振興中華,共圓“兩岸夢”與“中國夢”。

  總之,兩岸關係不斷發展,中共對臺政策也因應形勢,與時俱進,開拓前進。“習四點”繼承“胡六點”,為兩岸和平發展進一步指明方向,開闢嶄新的前景。希望兩岸能夠把握機遇,乘勢而上,奮發有為,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歷史性貢獻。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內容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