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服貿協議延遲是國民黨無能的印記

2014年02月07日 09:2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立法院”昨天完成辦理報到手續,新會期將在21日開議,上會期因民進黨杯葛而未排入議程審議的《兩岸服貿協議》,民進黨團揚言“想通過,機率近乎零”。臺灣《旺報》7日社評説,面對民進黨團激烈的反對態度,如果國民黨團還是採取息事寧人的鴕鳥態度,也只能讓民進黨繼續玩弄于股掌上;“行政院”如果放任“立法院”拖延,讓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進程繼續空轉,臺灣的經濟形同自我封閉,就別奢望加入TPP與RCEP,國民黨的執政能力也將宣告破産。

  《兩岸服貿協議》自簽署以來,民進黨就竭盡所能的反對,“立院”黨團可以幾天幾夜霸佔主席臺,迫使國民黨團延後處理,並先期召開16場公聽會,還要求破格逐條審議,使得該案在“立法院”躺了一個會期,連議程都沒排入。如今新會期開議,形式大於實質意義的公聽會已接近尾聲,民進黨又搬出新的招式繼續杯葛,要求成立兩岸監督小組,並力推“臺灣與中國締結協議處理條例草案”,照民進黨這樣玩下去,《服貿協議》還有通過的一天?

  大家都知道《服貿協議》是臺灣生存發展的鎖鑰,如果不開放,經濟根本就沒有出路;如果不加入區域經濟組織,臺灣完全失去競爭力,而《服貿協議》正是臺灣加入區域經濟組織的敲門磚。臺灣之所以要和新加坡、紐西蘭簽訂雙邊貿易協定就是希望在雙向互利的情況下,讓臺灣更有競爭力、更能走出去。如果連兩岸的關節都打不通,還談什麼TPP、RECP?

  但是民進黨對於和新加坡、紐西蘭簽訂雙邊貿易協定不但不反對、不杯葛,還大力頌揚,何獨對於《服貿協議》卻百般阻撓?道理很簡單,民進黨就是基於“一邊一國”的理念,不願意和大陸有太密切的互動關係,完全是基於一黨的意識形態主張,置全民利益於不顧。就如同2012選舉前不認同“九二共識”一般,最終遭到“經濟選民”的唾棄。

  難道民進黨現在就不怕經濟選民了嗎?當然不怕!因為一則選舉還沒到,再則馬當局聲望低迷、跌至谷底,民進黨此刻不下手,更待何時?但是國民黨不能就此讓重要的政事給拖垮。馬當局、“行政院”、國民黨、“立院”黨團如果此時不作為,別説2016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會換黨執政,今年的“七合一”選舉也會一敗塗地。關鍵就在本會期《服貿協議》的一戰。

  社評説,貿易談判的權責屬行政權範疇,職權在臺灣“行政院”,過去所有相關“法案”在臺灣“立法院”只有備查或是包裹表決,從來沒有逐條審議的案例。如果“立法院”想參與兩岸談判、還要立一個“締結協議處理條例”,那乾脆就讓“立法院”兼“行政院”好了,還要“三權分立”做什麼?也省了“行政院”的預算。“立法院”憑什麼要參與兩岸的談判?又憑什麼干涉“行政院”的締結協議權?根本就是撈過界,這樣的事,如果“行政院”也敢放水,就是自斷手腳,民眾對臺當局還能有什麼期待?

  對於《服貿協議》目前仍躺在“立法院”,社評認為不是正常現象,這不只是“立法”怠惰、也是行政怠惰。這個關乎民眾切身利益的法案,在本會期沒有理由繼續“被睡覺”,臺當局“行政院”必須採取一切必要手段讓法案過關。民進黨既然可以放話“不惜流血抗爭”、“通過機率近乎零”,國民黨為何不敢放話“不惜流血過關”、“通過機率百分百”?

  基於政策需求,社評建議“行政院”採取強勢作為,分兩個面向進行。其一,動員社會力量,站出來全面對“立法院”施壓。如同2012年選舉期間,企業界基於生存發展的關鍵,通通站出來挺“九二共識”;如今情勢之嚴峻不下于2012的最後關頭,無論科技業、服務業等各行各業都亟待《服貿協議》通過,不站出來,社會上好像只有民進黨的聲音。

  其次,“府院”應動員執政黨“立院”黨團全力護航,以表決方式讓法案過關,否則以違紀處分。國民黨在“立院”佔過半多數,卻處處遷就少數,簡直視民意如無物。“立法院”上會期的表現讓民眾很傻眼,“會計法”、“地政士法”的荒腔走板要“行政院”覆議收尾,重要的“食安法”、“服貿協議”卻讓它睡覺,顯示國民黨“立院”黨團的鄉願和“行政院”的無能,黨政運作更是完全失靈。而《服貿協議》正是“府院黨”重振聲勢的試金石。

  社評還説,如果“行政院”不願強勢推動,就必須啟動兩會重新協商,大陸方面深知《服貿協議》目前在“立法院”的困境,如果能夠納入民進黨的意見,同時兼顧少部分業者如出版印刷業的心聲,並匯整多場公聽會的建議,再與大陸協商議定新的協議,相信民進黨再沒有反對的理由。

  社評最後説,讓《服貿協議》繼續躺在臺灣“立法院”,將成為國民黨無能的印記。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