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島內各派拼“兩岸政策”誰是贏家?

2014年01月20日 14:1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香港中評社1月20日發表社評文章説,兩岸關係在臺灣內部是一個多邊關係,臺灣的對手是大陸,馬英九的對手除了大陸還有民進黨;民進黨中央的對手除了大陸還有馬英九以及蔡英文。準備在農曆年後登陸的王郁琦被“立法院”五花大綁,以及蔡英文大批核心幕僚悄然登陸,一環扣著一環,臺面下是一壸沸騰的水。

  臺灣“立法院”1月10日以決議,把可能在春暖花開時節赴大陸訪問,並會晤大陸國臺辦主任張志軍的臺灣“陸委會主委”王郁琦緊緊捆綁,要求王訪中期間,不得簽署任何政治性文件或發表共同聲明、新聞稿;不得接受、呼應“一中框架”、“反臺獨”等涉主權主張,或談判相關政治性議題,否則要負政治責任。“立法院長”王金平事後更受訪指出,決議是經朝野黨團與“陸委會”同意後簽署,等同於措施性法律,約束力是等同法律。

  講白了,“立法院”這項決議是在給王郁琦登陸設路障,根本不想讓他去。試想,如果王郁琦到大陸不能談“一中”、“反臺獨”,也就不能談內含“一中架構”的“九二共識”,這等於把兩岸關係退回到民進黨陳水扁執政時代的“一邊一國”,推“臺獨”的時代。

  文章説,依“立院”劃下的紅線,不了解王郁琦能談的還有什麼?如果馬當局以“九二共識”的“一中各表”為兩岸關係基石,為何王郁琦到大陸不能説“一中”,這很怪!

  那麼,是誰不想讓王郁琦登陸?最近很多人在討論,“立院”國民黨團到底發生了什麼事,“陸委會”竟在決議上簽字,以及馬當局是不是神經太大條,沒有發現到此事的嚴重性?到目前為止,外界這些疑問都沒有答案。有人指向馬英九和王金平關係從明爭走向暗鬥,甚至説王在扯馬後腿,不想讓馬在兩岸政策上有好表現,但這些都是羅生門,馬英九未公開表態更讓此事充滿懸疑。

  現在,唯一很明確的是,對於臺灣任何有前景的政治人物,和平發展的兩岸關係都是加分的。相較于王郁琦被五花大綁,對照組便是蔡英文核心幕僚成群結隊登陸,以及蘇貞昌在華山會議敗北之後準備要召開“中國政策”大辯論,蘇蔡力拚兩岸政策。從這個角度來看,綠營不想讓王郁琦登陸,更百般破壞是很正常的。因為這是政黨競爭,馬英九得分,民進黨就失分,最好是國民黨杵在那裏動都不動,綠營拚命向前跑。國民黨內扯馬當局後腿的人,講起來就是在幫綠營,臺灣政壇中人都看得很清楚。

  最近,綠營內部因5月的民進黨主席改選,以及蘇貞昌、蔡英文拚2016提名,謝長廷與蘇蔡三人大火拚,重頭戲與決戰點便在兩岸論述。蔡係大批幕僚大陣仗赴大陸交流,19日返臺,蔡本人20日出面召開記者會,意味著常隱身幕後的她決定親自跳上火線。蘇蔡謝的兩岸論述光譜也暫時畫出來了,蘇倒向“獨”派,蔡在中間,主張“憲法各表”的謝長廷與國民黨最接近。

  為何説暫時?蘇蔡打得太兇,根據深綠的民調,蔡英文遙遙領先蘇貞昌20%,蘇不論年齡、學歷都無優勢,這項民調代表蘇緊緊擁抱“獨”派完全沒有加分。尤其民進黨2016初選若非全民調,民調也會佔有很高比例,蔡英文讓大批幕僚登陸測水溫,她其實已不把蘇看在眼裏,開始打2016了。此時,蘇貞昌極可能轉身與蔡英文拚兩岸,蘇最簡單的做法,就是開放“凍結臺獨黨綱”以及訂定“中華民國決議文”等在民進黨內大辯論,結合開放的改革力量,做為他黨魁任內的政績。換言之,民進黨的兩岸政策因內部的競爭充滿變化。

  再退回來談王郁琦被“立法院”決議五花大綁,外界都在看。當國民黨被自家人掣肘,兩岸關係不進反退,反而是綠營一寸寸地往前進,這結果就相當有趣。馬當局沒意識到藍綠兩岸關係競爭何其激烈,何其多變,現在仿佛在被綠營溫水煮青蛙。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