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民進黨堅持了什麼 靈活了什麼

2014年01月16日 09:2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最近,民進黨在內部討論了兩岸政策後,公佈“對‘中’政策檢討紀要”。由於這份紀要沒有正面回應民進黨內呼籲的“凍結臺獨黨綱”,所以依然被大陸視為“頑固堅持‘一邊一國’的‘臺獨’立場”。而這份紀要原本就是為了促成民進黨能夠成為大陸正式交往的對象,如此一來,民進黨也就達不到目的了。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16日發表點評文章説,臺灣與大陸交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就以上世紀90年代後期以來的10多年來説,李登輝的“兩國論”刺激了大陸中斷兩岸制度性協商,陳水扁的“一邊一國”不僅使得兩岸協商無法恢復,還持續造成臺海局勢動蕩不安,國際社會對臺灣友好的聲音削弱。直到馬英九上臺,兩岸才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恢復協商,開創了雙方和平發展的新局面。

  因此,兩年前民進黨于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落敗後,民進黨內的檢討報告坦承“敗在‘中國’政策”,此即民進黨經過一番討論後,發佈兩岸政策紀要的背景。民進黨主席蘇貞昌於事後多次表示,這份紀要是“堅持的更堅持,靈活的更靈活”。然而,各界所看到的,除了他們更堅持“臺獨”立場外,實在沒有什麼靈活可言。

  蘇貞昌辯解自己反對“凍獨”的理由,是“臺灣早已是主權獨立的國家”,所以不需要去處理“臺獨黨綱”。其實,“中華民國是主權國家”和“臺灣是主權國家”兩個概念,正是檢視“臺獨”與否的標準。若是前者,那麼依據臺灣“憲法”,海峽兩岸無疑“同屬一個中國”,也就是雙方都用“一中架構”來定位兩岸關係;若是後者,那麼兩岸即“一邊一國”,雙方的政治對立只會更尖銳。可見民進黨的“更堅持”,對臺海的安全穩定完全負面。

  國民黨重新執政5年8個月來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獲得了主流民意的支援,當前,擺在臺灣面前的是兩岸于3年前所簽署的ECFA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如何落實,但ECFA後續的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還受到民進黨的抵制;馬英九當局正推動修正對大陸學生不合理的“三限六不”,民進黨迄未表態支援,甚至蘇貞昌還曾加以反對。那麼他所謂的“更靈活”,也就徒增笑柄而已。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