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柯文哲攪動一池春水 民進黨如何自處

2014年01月07日 08:5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吃碗內看碗外”是臺灣民間非常有名的一句俚語,意思不要捧著自己的飯碗,卻老看著別人桌上的菜肴比較好。用這樣的俚語,來形容民進黨2014年年底的臺北市長選舉的黨內初選,再貼切也不過了。明明在碗內已經有四位民進黨籍候選人表態要參選,還要去説服碗外的非黨籍人士入黨參與初選;説服不成後,更有人提議不入民進黨也可以一起參加初選,試問如此置黨與黨員的尊嚴於何地?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7日發表社評説,若只是少數一、兩位有此提議也就罷了,偏偏有此提議者,卻是包含民進黨三位前主席蔡英文、謝長廷、許信良以及多位民進黨籍“立委”,其力道自然就不容小覷。在如此多民進黨內重量級人士,相繼表態力挺臺大醫師柯文哲不入民進黨勝算可能更大的情況下,迫使現任民進黨主席蘇貞昌,調整了堅持民進黨員才能參與初選的立場。

  蘇貞昌日前參加婦女幹部培訓營活動受訪時表示,對柯文哲一直都很善意,雙方每次都談得很愉快;也期盼要打贏選戰的有志之士,絕對要存善意,説好話,留好氣氛,才會有好合作與結果。蘇貞昌上述談話,聽在已表態參選的前臺灣地區副領導人呂秀蓮、律師顧立雄、“立委”許添財、臺北市議會副議長周柏雅四人耳裏,恐怕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尤其是呂秀蓮,日前才針對“柯文哲現象”表示:柯文哲老是説民進黨選不上,瞧不起民進黨,好膽自己選。呂秀蓮同時將矛頭指向蘇貞昌,除要求蘇貞昌把民進黨的尊嚴挺起來,也反問:民進黨員不是應該認同與效忠民進黨、以民進黨為傲?呂秀蓮的話不能説沒有道理,只是對於不少“吃碗內看碗外”的民進黨人而言,此種説法無異是“狗吠火車”,不切實際。

  社評最後説,民進黨作為在野最大黨,居然在具有指標意義的臺北市,無法推出一位具有勝選條件的民進黨員,不管怎麼説都會讓外界認為這個黨的人才有限。當蘇貞昌表示:“不一定要黨員才是人才”,按邏輯推理,就意味著“不是人才的是黨員”,此種説法豈不讓四位已經表態參與初選的民進黨員,聽後為之氣結?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