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評社12月18日發表分析文章説,無黨籍臺大醫院醫師柯文哲加入民進黨議題,熱炒近兩個月後,終於在第二次“蘇柯會”後露出曙光,柯入黨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最重要的影響就是避免泛綠陣營的分裂危機。
以柯文哲目前的高人氣,亦可望在2014地方“七合一選舉”起帶動氣勢效果。不僅臺北市選戰會變得熱鬧而刺激,連帶地也會拉抬新北市選情,“雙北”聯合作戰,藍綠實力未必過於懸殊,也讓國民黨無法輕騎過關。
平實而論,“柯文哲現象”不僅僅是他直白的特質獲得民眾青睞,更深層的意義是,人民厭倦政治人物的虛偽、討厭政黨惡鬥,對藍綠對立集體反制的投射。
政治經驗一張白紙的柯文哲,此刻出現,只能用時勢造英雄形容。至於,能不能英雄造時勢,還他要他的造化、與民進黨的緊密程度,甚至未來競選團隊如何擘劃市政願景以及擬定選戰策略等。
柯文哲最初構想以“在野大聯盟”方式,打一場超越藍綠平民戰爭,放在現實的政治環境中,阻力重重。民進黨身為最大在野黨,不可能失主體性、不提名,少了民進黨支援,這個“在野聯盟”也變得毫無意義可言,甚至變成裂解泛綠陣營的種子。迫於情勢,或許是柯文哲最終選擇加入民進黨的原因,這個決定有利促進綠營團結,一體兩面。
柯文哲入民進黨,對民進黨主席蘇貞昌來説,既是解脫,也是説服支援者團結的方式。至於,加入民進黨之後的柯文哲如何吸引淡藍或中間選民?熟悉民進黨政治生態的民進黨內人士與政治評論員郭正亮都認為,柯的綠色基因不那麼強烈,可透過選戰過程種種作為,降低藍綠對峙氣氛,包括個人態度、市政政策與藍圖,説服選民不要只看藍綠。
當然,如果柯文哲正式代表民進黨出征臺北市,是挑戰的開始,畢竟想要突破固若金湯的藍綠壁壘分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