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當“我”成為主角 點評臺灣的自拍風潮

2013年11月22日 09:1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牛津字典年度關鍵字出爐,自拍(Selfie)雀屏中選。想必,不只全球多數人心有慼慼焉,臺灣感受尤深。因為從起居到食衣住行,臺灣人幾乎無所不自拍,自拍儼然成了臺灣最神聖的生活儀式。

  對此,臺灣立報22日社論指出,若無科技創新,自拍斷無可能;若無社群網路,自拍也不會如此蓬勃。可以這麼説,自拍風潮展現了一個全新的時代風貌,日新月異的科技革命所,讓“我”成為主角。

  想想老一輩,照相何等大事?而且個個還法相莊嚴。即便是年紀差異不算太大的上一代,碰到相機就躲的人在所多有,怎能料到現在的人們,特別是年輕人,不但愛拍,而且照相成癮,甚至以自己入鏡為榮?

  社論説,自拍,代表了“自信”,從頭到腳,從公開臉軀到私密部位,幾乎一台相機或手機就能衝破所有的社會禁忌。但稍加思考,這種自信難道不帶有自戀的危險?

  説是危險,乃因當人只看到自己,而非社會關係,其實就是一種私化、退化,民主所繫的公共化精神不啻如退縮的海岸線,逐漸讓渡于“我的小世界”。當公共事務的討論讓位於自己與桌上那盤菜;或者即便是參與公共事物,自拍也讓人像是滿足了“到此一遊”的在場滿足感,都是值得注意的變遷訊號。

  其中最鮮明的變遷領域過於,向來被視為理應最具公共性的媒體,如今也識大體向自拍風屈服,而且幾乎是網路點擊率的票房保證。這個轉型意味著,雖然臺灣的媒體號稱已經到了資訊海量的程度,但實際上是公共議題已經愈來愈邊緣,所謂資訊海量的背後,乃反襯了“新聞”何其稀少。

  這是以“我”為中心的時代,但也是市場空前勝利的時代。資本主義的市場,即以原子化個人為預設,而自拍,不只是讓原子化個人表現到極致,甚至是讓人自願接受徵召成為一份子。更遑論連古典經濟學家都始料未及,原子化個人居然還不是最小單位,因為到了今日,個人仍可進一步切割到臉部、胸部、臀部,樣樣都具有展示價值。

  附帶一提,即便自拍帶來徹底以我為中心的自戀,但這個“我”也不是本真的自己,而是多半透過各種科技修飾、美化所展演的另一個“我”。其情形猶如食物香味不敵加工食品的人工香料。無怪乎,敏感的市場趨勢觀察者會説,自拍盛行,結果就是人人都讓自己成了最出色的行銷者。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