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臺灣“地下電臺”還在播

2013年11月22日 08:26: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阿伯,你要點哪首歌?這首我今天沒有準備啦,不然我另外推薦一首給你好不好?”在高雄的計程車上,第一次聽到這樣的電臺DJ(主持人)主持節目,覺得挺有趣的。阿伯打電話進來唱了首閩南語歌曲後,電臺DJ還不忘關心他,“最近天氣熱,你不要大太陽底下在田裏做工做太久,會中暑的啦。”阿伯和DJ聊家常聊得很愉快,我和計程車司機大哥也聽得津津有味。沒錯,這就是臺灣南部屢禁不止的地下電臺之一,據説他們常常是一兩個人,就能架設一家電臺,從工程人員、到DJ到導播,還需要外出跑業務,是“全能型的選手”。這些電臺DJ説得一口地道的閩南話,遣詞用語通俗易懂,又往往能站在普通民眾立場上考慮問題,所以儘管每家地下電臺的覆蓋範圍都不大,聽眾也多是南部教育水準不高、年齡偏大的農漁民或者計程車司機,但是他們的“死忠”程度高,只要喜歡上某一位電臺的DJ,他説什麼都是對的、都支援。

  沒有廠商投放廣告,臺灣的地下電臺靠什麼存活?賣藥!而且賣的藥品,無奇不有,從醫治男性性功能的到治療失眠的,從對腰酸背痛有奇效的到或改善無名腫痛的,無所不包。可能聽眾都是老年男性的原因,地下電臺尤其愛用粗俗和露骨的語言,賣一些針對男性性功能的藥品,但是真有療效嗎?就算沒效果,聽眾一般也不敢打電話進來,把自己的隱私抖露出來給大家聽。

  更有些地下電臺的DJ,竟然會把自己“賣藥”的底細都交代給聽眾,“我跟你們講,這個藥你買回去呢,有病就治病,沒病也吃個安心嘛。”甚至有説“這些藥買回去,你不要自己吃,你拿去送人啊,我們包裝得金光閃閃,你送人很有面子的。”如果是普通聽眾,聽到這樣的話,可能立馬掉頭就走,可是這些長期追捧某個地下電臺的聽眾可不這麼認為,他會覺得“某某人跟我真是交心交底了,連他們行業的秘密都跟我説了,我就花點錢買他的藥,就當成是支援他的工作了,否則他的藥賣不出去,可能就沒辦法生活了。”

  地下電臺跟它固定的聽眾之間,講的是“博感情”,尤其中南部聽眾,兒女不在身邊,沒有其他娛樂,閒暇時間很多,就聽聽地下電臺,跟電臺DJ講話甚至多過跟兒女;而電臺DJ也舍得花時間和工夫跟這些聽眾閒聊,三番五次記住各種細節,慢慢就變成了熟人,在這樣的情形下,金錢就變得不是那麼重要了。

  臺灣南部地下電臺,號稱“賣兩種春藥”,一種就是平時的藥品,另一種就是選舉時,激烈攻擊對手藍營的言語。南部是綠營的大票倉,尤其這些中老年聽眾,平時就是綠營鐵票,選舉時,某些地下電臺就愛用一些特別極端的表達,例如“中國人的馬英九,要來欺負我們臺灣人阿扁”之類的話,用一種受害人的心態,來激發起同仇敵愾的情緒,而南部鄉下民眾,長期接受這樣的語言熏陶,就很難接受另外一個角度的表述。中天電視臺已經停播的《全民最大黨》節目曾有一個橋段,非常形象地演繹了南部地下電臺的這種風格,例如,颱風來了吹倒了路邊樹、家裏的貓出去打架被欺負了等等,都可以歸結為“攏是阿共(共産黨)的陰謀啦!”

  地下電臺在臺灣成立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後被大量抄臺關閉,這也使臺灣近期的幾次選舉太平了一些。但地下電臺在本土難以存活,卻動起了“西進”的念頭,最近我在廈門就聽到了臺灣南部地下電臺“賣藥”、“唱卡拉OK”、“算命”的把戲。(鄭琪)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