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臺媒評三中全會 非常重要寄予期待

2013年11月12日 17:1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經濟日報》11日發表社論説,中共第十八屆三中全會于9日開始在北京召開,為期四天的會議是以“全面深化改革”為核心議題,並將審議及公佈相關文件。這是“習李體制”上路後首次提出的重大國政方案,目的是為推動未來五至十年大陸體制改革進行部署,能否開啟中國大陸政經發展的全新局面,受到兩岸人民乃至全球的關注。

  社論指出,中共歷屆三中全會皆是重大政策宣佈的時點。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大陸改革開放的新時代,1993年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體制改革方向,改革紅利也促使大陸經濟快速起飛,成就了“中國崛起”,也撼動了全世界。

  然而,大陸經濟雖攀上高峰,但改革紅利也逐漸消耗,在大陸政經發展走到十字路口的關頭,中共新一代領導人被寄予高度期待,習近平、李克強新一代領導集體上任後後亦展現推動改革的堅定決心,習近平甚至把改革形容為“難啃的硬骨頭”,誓言將不畏困難,堅持到底。這次三中全會定調“全面深化改革”,是繼十一屆及十四屆三中全會以來,最受到關注、影響最為廣泛深遠、也最具歷史意義的關鍵性政策會議,《華爾街日報》將之形容為可能永遠改變中國的一次重要會議,並不為過。

  社論認為,綜合各方資訊顯示,三中全會將聚焦于最為迫切的經濟改革,其中心思想是從深化市場開放及政府職能轉變,釋放民間活力,刺激新一波的改革紅利;涉及領域涵蓋行政管理、壟斷行業、土地及戶籍制度、金融、財稅、國有資産管理、涉外經濟、收入分配及社會保障體制等,其改革範圍和力道可媲美十四屆三中全會,因而備受期待。

  社論同時也還説,三中全會在改革理想和現實間的拉鋸,將不可避免;會議結果也必然會影響中國前途,社論對此寄予若干期待。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