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臺媒:三中全會最大挑戰 落實中國夢

2013年11月12日 16:4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中國國民黨召開第十九屆全國黨代表大會,會中大打團結牌,馬英九就任國民黨主席後發表演説,以《努力前進,改革再升級,團結更壯大》為題,訴求國民黨內團結,並在隨後的一中全會修正黨章,通過臺灣地區領導人兼任黨主席案,確認國民黨只有一個太陽。吳伯雄榮譽主席引用《莫散了團結,休灰了志氣》的名言讓人動容,連戰榮譽主席發表書面致詞強調《志同、意同、心同、信念同、目標同、理想同》六同。

  臺灣《中國時報》12日發表社論説:國民黨若真能團結,應能恢宏國民黨黨員士氣,一掃國民黨的陰霾,祛除島內民眾對國民黨爭權奪利的錯誤印象,或有助於國民黨發揮執政優勢,獲得選民信賴繼續執政,持續改善兩岸關係。但國民黨一向怯于公戰、勇於內鬥,恐怕沒有多少人敢樂觀。

  社論也表示,中國共産黨正在舉行第十八屆三中全會,預定今天結束。中國共産黨向來是在一中全會確定黨的最高領導階層,二中全會推選國家機構和全國政協的領導階層,三中全會確定新領導班子的重大執政方略,所以三中全會理所當然的受到各界矚目。揆諸中共近代發展經驗,1978年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確定了對外改革開放的政策,為爾後幾十年的發展設定了明確的方向,而1993年的十四屆三中全會則更進一步確定了市場經濟,最後使中國大陸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全面融入國際社會,綜合國力不斷提升,如今中共已成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成為全球化發展的最大受益者之一。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隨著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也帶來了一些負面的影響,進一步的改革同樣為各界所企盼。

  根據大陸官方媒體報導,這將是習李體制的施政藍圖,其結論不但將攸關未來10年,甚至更長時期的大陸的發展方向。對此,各界在關切(雖然每個國家、國際媒體所關切的重點都有所不同)之餘,理解這將是一項浩大的工程,各種阻力及既得利益的反彈必然接踵而來,但仍期盼中國共産黨能夠以負責任的態度、用理性漸進的手法,逐步在各個層面,尤其是要縮小貧富差距、落實依法行政、追求社會正義、嚴格懲治貪腐、改善民生環保問題做出一些具體的成績,讓人耳目一新。

  社論説,這當然不是個簡單的工作,所以中國大陸一再強調,北京需要安定的國際與國內環境,追求中、高速度,至少是一個合理的經濟成長數字,並且利用好不容易爭取來的時間,逐步解決大陸內部各種問題。

  社論認為,這既是一種長期戰略發展的考量,也是一種短期現實生存的必要抉擇。

  社論指出,從臺灣的角度來看,樂見中國大陸進一步深化其改革開放政策,也理解全方位的改革有其一定的難度與風險,有人主張改革的關鍵在於開放與競爭,大陸當前應努力排除各方既得利益的羈絆,與其被動或被迫改革不如主動為之,但社論也認為改革的方法要循序而漸進,如何以有限的資源和能力抓大放小,如何把握重點,如何及時回應民意的期望,如何健全法治,如何在住房、醫療、教育、戶籍、社保方面滿足民眾要求,如何把中國大陸建設成全面的小康社會,讓理想的中國夢與現實的生活能夠充分結合起來,這是習李體制的最大挑戰。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