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防“小三通”邊緣化 金門媒體提“三千萬”政策

2013年09月22日 08:1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兩岸“小三通”開辦至今13年了,預計月底就可以誕生第一千萬名的旅客。臺灣《金門日報》22日發表社論,回首“小三通”開辦第一年往來人數僅兩萬人次而已,一千萬人次的航運業績,象徵著“小三通”增長快速,蒸蒸日上,成為兩岸往來便捷的重要渠道。但更重要是在兩岸關係中扮演和平穩定的角色功能,直航前的“小三通”,在兩岸陷入僵局關係冰凍時注入絲絲暖流,具有緩和關係的效果;在兩岸實施“大三通”直航前,“小三通”扮演轉机所積累的經驗與成效,更是兩岸“大三通”順利開展的實務技術與社會心理的基礎,因此,“小三通”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這是兩岸的高度共識。

  社論摘錄如下:

  兩岸“小三通”第一個千萬人次出現固然值得紀念與慶賀,但無可諱言,“小三通”從去年開始也出現的逆成長,衰退的速度也相當驚人。2011年金門小三通往來人數達到147萬人次高峰後,2012年僅達145萬人次,微幅下滑,2013年上半年出現快速邊緣化,其中陸客衰退最多,同比去年,衰退達27%,臺客也有11%的衰退,人流衰退率皆創下歷史新高,探究衰退原因,已可確定並非季節性因素,而是市場結構因素所致。

  2009年的兩岸空運直航,初期往返每週只有108班,如今2013年已高達616班,直航航點也從21個直航點,擴增到全大陸54個直航點,不到4年兩岸航班增加5倍以上,航點增加2.5倍,加上兩岸直航票價漸趨合理,甚至出現促銷票,致使兩岸的直航市場大幅瓜分了“小三通”人流運量。相對地,明年開始離島機票將漲兩成以上,勢必使“小三通”邊緣化情勢更加“雪上加霜”。

  除了空運直航之外,兩岸海運客運直航近年來也日趨頻密,目前平潭至臺中、基隆兩地,每月客運量分別已達2萬、1.2萬,人數增幅快速,加上最有市場潛力的臺北港又準備投入開航,從兩岸直航市場的外部因素分析,金門“小三通”邊緣化趨勢明顯,臺當局與臺灣民間若不積極作為,前景實屬堪慮。

  為挽救“小三通”,千萬別邊緣化,以下提出“三個千萬”政策,拋磚引玉,提供各界參考,第一個千萬是“千萬要加值政策”,直航市場力量必須要靠兩岸當局政策合作“因勢利導”,透過加值“小三通”抗拒邊緣化,例如小三通人流簡便通關程式必須再簡化,短期以快速落地簽等簡便通關作業、未來朝向免簽目標努力;第二個千萬是“千萬要投資吸引”,大陸方面常抱怨金門接待與服務能力不佳,很難擴大開放遊客來金,因此要擴大吸引觀光客來金消費與觀光,提供必要足夠觀光基礎設施,規劃遊程亮點,增加金門觀光魅力,就必須鼓勵企業投入五星級的優質飯店與度假村已不可免,除吸引島內知名飯店業者投資之外,也應開放大陸業者投資;第三個千萬是“千萬要永續發展”,金門面對廈漳泉城市同城化過度、快速發展,維護島嶼生態與保育甚為重要,這不但是金門主要的區域差異,也是未來觀光與城市特色所在。

[責任編輯:趙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