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黃色小鴨亮相高雄 能療愈臺灣人心嗎?

2013年09月22日 08:0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華日報》22日發表社論説,在眾多“鴨迷”尤其是小朋友千呼萬喚下,黃色小鴨中秋節起在高雄港光榮碼頭悠哉遊哉的亮相,雖因“天兔”颱風威脅一度消氣避風,但一個月展期將吸引無數“鴨迷”一睹丰采,創造數以億計的商機。一般認為黃色小鴨啟示著祥和快樂,惟不知能有多少療愈人心的作用。

  社論摘錄如下:

  這只黃色小鴨以“小”為名只是昵稱,實則是“黃毛鴨仔”的高倍數放大版,其高18米,約六層樓高,底座直徑15米,作划水狀的聳立在光榮碼頭,一雙翅膀似乎在拍動著,紅撲撲的扁喙、烏溜溜的雙眼,與黃澄澄的身軀形成強烈對比,在南臺灣艷陽照射下仿佛嘎嘎的叫著,不知是在尋找其他小鴨,還是向岸上的“鴨迷”打招呼?

  可愛逗趣是黃色小鴨的造型,其神態則顯得寧靜祥和。事實上,光榮碼頭不是黃色小鴨孵化出生地,這個以橡皮充氣而成的藝術品于2007年出生於荷蘭,6年來,在阿姆斯特丹首展後,已環遊11個國家和地區的16個城市,高雄港為其第16個駐點。為期一個月的展期屆滿後,將移駐桃園縣新屋鄉後湖埤塘及基隆港海洋廣場接續展出。

  黃色小鴨原創者荷蘭設計師霍夫曼以“概念藝術”為發想,將藝術內涵與精神加以審視後,認為20世紀70年代以後的幾個世代,對於澡盆裏的黃色小鴨都有共同的記憶,於是就其原型加以改良並且竭盡可能的放大,體型龐大的黃色小鴨就此問世,其特點在於龐然大物的外觀與一般人記憶中的迷你形象,形成令人深感不可思議的反差。

  在高雄港展出的黃色小鴨是霍夫曼系列作品的第二大,僅次於2007年在法國聖納澤爾展出的高26米。其實,霍夫曼之所以對黃色小鴨情有獨鍾,應在於“其色黃”─黃得很稚氣、很溫柔。色彩是藝術構成基本元素,歷朝歷代都有專屬色彩,例如黃帝尚黃、夏朝尚青、商朝尚白、周朝尚赤、秦朝尚黑,正是“五德色”的具體呈現。

  “五德色”是以五行相生相剋原理所形成的色系,封建時代被用來注解朝代先天的五行歸趨,青、白、赤、黑、黃因此被稱為“五正色”,孔子“惡紫之奪赤”源於周朝尚赤。“五正色”的黃色,色彩語言為高貴、溫暖、祥和,古來即被視為“天地之正色”。霍夫曼應未潛研“五正色”,卻能透過黃色小鴨來傳遞愛與和平,此即藝術之共同化境。

  黃色可用其色彩語言傳達特別的寓意,而黃色小鴨是上世紀70後的共同記憶,映入眼底的巨型黃色小鴨直似綰係著早已遠去的童年,也隱然牽動著內心深處的淡淡鄉愁;童年與鄉愁是每個人最純真的感情的依託,鄉愁喚起的童年記憶有濾化心境、澄靜心靈的作用。和霍夫曼一起“週游列國”的黃色小鴨,因此被賦予療愈人心的意義。

  設若黃色小鴨和心靈音樂一樣可以療愈人心,那也要“鴨迷”能和黃色小鴨産生共鳴。臺灣人心趨於浮動不耐,更有政客鼓動而焦躁不寧,飽受不耐不寧的煎熬已成為臺灣人民的共業。駱賓王《咏鵝》詩“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黃色小鴨不也如此?臺灣人民能否浮綠水、撥清波就得看個人的造化。

[責任編輯:趙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