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姚志勝:保釣取得重大進展 兩岸應商合作開發

2013年04月22日 14:2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面對兩岸及海外質疑臺日簽署漁業協議是“以漁權換主權”,臺灣領導人馬英九強調在釣島列嶼主權上沒有任何讓步,承諾為進入釣魚島12海裏的臺灣漁船護漁,以釋除外界疑慮。全國僑聯常委、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常務副會長姚志勝今日在香港《文匯報》刊文表示,事實上,臺灣能擴大漁權,並非是日本的恩賜,而是兩岸尤其是大陸強力保釣的成果。兩岸應以民族大義為重,在釣魚島維權開發合作方面實現歷史性突破,使兩岸形成更緊密的利益共同體,帶動兩岸關係發展進入新階段。

  全文內容如下: 

  面對兩岸及海外質疑臺日簽署漁業協議是“以漁權換主權”,臺灣領導人馬英九強調在釣島列嶼主權上沒有任何讓步,承諾為進入釣魚島12海裏的臺灣漁船護漁,以釋除外界疑慮。事實上,臺灣能擴大漁權,並非是日本的恩賜,而是兩岸尤其是大陸強力保釣的成果。臺灣絕不能因為達成漁業協議在保釣上鳴金收兵。現在,大陸已經掌握釣島問題的主動權,為兩岸共同開發釣魚島周邊海域帶來轉機。兩岸應以民族大義為重,在釣魚島維權開發合作方面實現歷史性突破,使兩岸形成更緊密的利益共同體,帶動兩岸關係發展進入新階段。 

  一、馬英九強調絕不放棄釣島主權 

  臺日雖然簽署漁業協議,但日本仍限制臺灣漁船進入釣魚島周邊12海裏以內海域作業,不得有登上釣魚島的舉動。對此,兩岸及海外輿論都憂慮,臺灣如果“以漁權換主權”,會中了日本的“離間計”,更影響兩岸連手保釣的大好形勢,將會是得不償失。面對海內外質疑的聲音,臺灣領導人馬英九強調在釣島列嶼主權沒有任何讓步,承諾為進入釣魚島12海裏的臺灣漁船護漁。馬英九16日下午當眾保證,釣漁島整個捕魚的區域是7.4萬平方公里,協議適用的區域不包括釣島周邊範圍,但臺灣的漁船還是可以去那裏捕魚,如果日本海上保安廳干擾,“海巡署”還是會去護漁,其他區域也都不會受到干擾,所以這次協議是“釣島主權”未讓步,臺灣漁權大進步。馬英九的表態,顯然是要釋除各方對其放棄釣魚島主權的疑慮。有評論也指出,只要臺灣繼續堅稱擁有釣魚島主權,不挑戰兩岸的一中框架,臺灣漁民因為臺日漁業協議獲益,實質上也是廣義的中國漁民獲益,對大陸來説並未失分。 

  二、日本對臺讓步是大陸堅決保釣成果 

  臺日就漁業談判持續了17年,之前進行了16次漁業談判,日方從未正視臺灣的利益和主張。此次日本願意主動示好讓步,並非日本有誠意和善意,而是受制于大陸保釣的壓力所致。自去年底日本“國有化”釣魚島,大陸採取強硬手段保釣,反制措施成效日益明顯,臺灣保釣熱潮也持續高漲,日本不得不以一定的漁業利益,換取臺灣不與大陸聯合保釣的政治利益,避免中日釣魚島主權博弈中陷入腹背受敵的被動。據《聯合報》披露,連主張 “釣魚島是日本的”的李登輝也説這回“日本不讓步不行”。日本共同社、《朝日新聞》等媒體更是言之鑿鑿,承認此舉是希望將漁業權問題和主權問題分開,向臺灣示好,防止兩岸在釣魚島問題上連手對付日本。 

  所以,臺灣應該清醒地看到,保釣態度越堅決、立場越強硬,維護漁權才更有力。目前臺灣能擴大漁權,並非是日本的恩賜,而是兩岸大力保釣的成果,臺灣不能因為達成漁業協議,得到些許甜頭便心滿意足,從此在保釣上鳴金收兵,相反,要鍥而不捨地採取實質性的保釣行動,尤其是堅持與大陸攜手合作。 

[責任編輯:高斯斯]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