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兩岸保釣有責 臺灣勿被日本分化

2013年04月15日 11:1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日本與臺灣10日簽署釣魚島周邊海域漁業權協議,未來臺灣漁民在釣魚島周邊12到20海裏的範圍作業捕魚,都不受日方法律約束,一旦臺灣漁船跨過了釣魚島12海裏處,也就是日方暫定的所謂“執法性範圍”,日方還是會採取取締動作。香港《文匯報》11日刊文指出,長期以來,日本堅持驅趕在釣魚島周圍捕魚的臺灣漁民,現在利誘臺灣,目的是分化兩岸,破壞兩岸連手保釣的默契。捍衛領土主權,維護漁業權益,兩岸雙方責無旁貸,應該兄弟同心,一致對外,以對民族歷史負責的態度攜手保釣。

  全文摘編如下: 

  日本與臺灣10日簽署釣魚島周邊海域漁業權協議,未來臺灣漁民在釣魚島周邊12到20海裏的範圍作業捕魚,都不受日方法律約束,一旦臺灣漁船跨過了釣魚島12海裏處,也就是日方暫定的所謂“執法性範圍”,日方還是會採取取締動作。實際上,釣魚島問題上,沒有主權,漁權就成了無本之木。臺灣若以主權換漁權,只會得不償失,給兩岸保釣留下嚴重隱患。長期以來,日本堅持驅趕在釣魚島周圍捕魚的臺灣漁民,現在利誘臺灣,目的是分化兩岸,破壞兩岸連手保釣的默契。捍衛領土主權,維護漁業權益,兩岸雙方責無旁貸,應該兄弟同心,一致對外,以對民族歷史負責的態度攜手保釣。 

  臺日就漁業談判持續了17年,如今達成協定,臺灣“漁業署”認為是“最重大的突破”。可是,臺灣方面有沒有想過,為什麼臺日漁業談判僵持近17年都未有寸進,長期以來臺灣漁民到釣魚島附近捕魚例必遭到日本艦艇的驅趕、捉捕,如今卻突然對臺釋出“善意”,願意讓步呢?原因清楚淺顯,自去年底日本“國有化”釣魚島,大陸採取強硬手段保釣,而且反制措施成效日益明顯,臺灣保釣熱潮也持續高漲。 

  日本不得已向臺灣略施小惠,以漁權拉攏臺灣,就是要達到將大陸和臺灣“分而治之”的目的。日本共同社報道分析稱,鋻於大陸同樣主張對釣魚島及周邊海域擁有主權,日本此舉意在向臺灣方面做出讓步,以防止兩岸連手在領土問題上對抗日本。臺灣與日本簽訂漁業協議,明顯是上了日本人設計的圈套。 

  此次臺日簽署漁業協議,更在釣魚島主權爭議中埋下不利中華民族的隱患。臺日達成的共識中,日本不允許臺灣漁船進入釣魚島12海裏以內的海域。1982年公佈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各國有權確定不超過12海裏的領海”,當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及地區採用了12海裏的領海制度。臺日簽署漁業協議,不讓臺灣漁民進入釣魚島12海裏內作業,形同承認日本擁有釣魚島的實質管轄權,變相將釣魚島的主權拱手讓于日本。沒有主權,就沒有漁權。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兩岸只有合作才能真正維護中華民族的領土和主權完整,對日本形成有效的制衡,從而更好地維護兩岸在釣魚島海域的漁業權益。在維護釣魚島主權、漁權的問題上,兩岸應以中華民族的共同利益為重,協調步伐,一致對外,千萬不要因蠅頭小利被日本分化。 

[責任編輯:高斯斯]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