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好牌都打輸 民進黨還有什麼牌可打?

2012年11月29日 07:4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民進黨主席蘇貞昌主張成立的“中國事務委員會”,原本深受外界矚目,但短短幾天,由於民進黨內要角不願參加,加上委員會僅定位為黨內溝通平臺,功能及重要性銳減,讓呂秀蓮説出“這張牌發壞了”。

  臺灣《聯合晚報》28日發表社論指出,成立“中國事務委員會”是蘇貞昌在競選民進黨主席期間提出的政見,當時民進黨剛輸掉2012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還在檢討兩岸政策。蘇貞昌主張新設“中國事務委員會”,讓外界對民進黨的大陸政策的轉型充滿期待。就像呂秀蓮所説,“這原本是一張會影響臺灣前途的牌”。

  但蘇貞昌手中捏著這張好牌,卻因為過多的猶豫和算計,失去先機,最後倉促出手,又失誤連連,“好好牌打到輸輸去”。
 
  成立“中國事務委員會”雖是蘇貞昌的競選政見,更是他與謝長廷的合作默契。蘇謝兩人從2007年黨內初選結下恩怨,竟能在這次黨主席選舉中化干戈為玉帛,足見兩人都認為大陸政策轉型之必要。然而,在蘇謝合作助蘇貞昌贏得黨主席之後,謝長廷的大陸行始終沒有得到蘇貞昌的正面肯定;而當謝長廷的“憲法各表”在民進黨內引發“獨派”反彈,不少人要求儘速舉辦辯論,蘇貞昌竟也一再表示“不急”。

  蘇貞昌不但沒有積極化解黨內異見,甚至在決定“中國事務委員會主委”人選的最後時刻,自己“撩下去”兼任召集人,以此與“獨派”交心。事至如此,謝長廷難免心灰意冷,而他決定不參加“中國事務委員會”,註定這個委員會難有突破。如今蘇貞昌亡羊補牢,還在苦勸大老參加委員會,但外界已對他主持的中國政策不抱任何希望。

  社論最後説,香港26日舉行“香江論壇”,中共十八大後的兩岸新格局成為熱議焦點,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劉國深還呼籲大陸應“重新認識民進黨”。只是,民進黨的領導人即使手握好牌,卻是對內難以整合,對外無力開拓,一個“停辦金馬獎”事件更加深各界對民進黨封閉鎖臺的印象,大陸政策轉型無望,只能繼續讓國民黨在兩岸政策方面獨享發言權。民進黨若期望重拾執政權,還有什麼好牌可打?

[責任編輯:趙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