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臺灣證所稅捅了哪個馬蜂窩?

2012年06月04日 08:20: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臺“財政部長”劉憶如突然辭職,是上周島內上演的最震撼劇情。

  劉憶如曾是“閃亮登場”的政壇新星,是與蔡英文齊名的“立院四女將”之一,向來給人抗壓力強、勇敢直衝的印象。然而,作為馬團隊的頭號財經女將,上任不滿4個月、距離馬英九啟動第二任期不到10天,劉憶如卻突然請辭。對此島內各方評述不一,其深層次原因以及給馬當局可能造成的影響,都還在討論中。

  證所稅引爆政治劇情

  從閃亮登場到閃電請辭,引爆劇情的是“證所稅”。

  證所稅即對證券交易獲利部分徵稅。近年來,島內貧富差距擴大,但上市上櫃企業大股東的資本利得卻可以不用繳稅,自然引起許多批評。劉憶如擔任“財長”後宣佈重啟證所稅,一度被外界解讀為,這是臺當局在公平正義大旗下端出的第一道改革大菜。

  根據已被“行政院”通過的臺“財政部”版本,島內一般投資人從股市全年獲利逾400萬元(新台幣,下同)即須被徵證所稅,自然人部分的稅率為15%至20%。島內5月中旬的民調顯示,超過7成的股民對此表示贊成。然而,這看似頗得民意的改革措施,從啟動之初就一直罵聲不斷。

  據《中國時報》報道,證所稅引發企業界大佬關切,爭議不斷。鴻海董事長郭臺銘就曾提出建言,若稽徵成本太高,只怕不合乎效益。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也曾説,他贊成課徵證所稅,但批評該版本的法人證所稅被提高,臺積電明年至少多付30億元。

  劉憶如在接受島內媒體採訪時曾表示,臺“立法院”預計在6月4日審查證所稅相關法案,她希望以“行政院”版本為基礎,結合包括國民黨團版本在內的現有徵稅方案,討論並找出最大共識,並在6月會期結束前完成立法,在2013年開始實行。

  事實讓劉憶如有些挫敗。根據5月28日出爐的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之證所稅整合版,以後所有在上市櫃股票市場大量獲利的人,仍不需繳納所得稅。5月29日,劉憶如請辭,理由是:“本人在政策理念上無法認同。” 

[責任編輯:高斯斯]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