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昌案”越演越烈,成為藍綠攻防點。臺灣《中華日報》今日刊載社論指出,宇昌生技也好,臺懋創投也罷,既是蔡英文家族都有少數持股的企業,應可被懷疑在蔡英文主導下,進出“國發基金”如入無人管理之境,“國發基金”乃任令臺懋予取予求。蔡英文對此還能裝做事不關己嗎?
全文摘錄如下:
“國發基金”投資宇昌生技案越演越烈,成為藍綠攻防點,民進黨從黨中央到“立院”黨團採取“焦土政策”,緊抓住“經建會”文件注記日期誤植窮追猛打,還據此申告經建會“主委”劉憶如等五人,但對所有疑點卻只字不提,説明民進黨硬拗強辯本事高強,也顯現本案問題重重,蔡英文必須面對各方質疑。
“經建會”將投資説明會解密文件日期由2007年8月誤植為2007年3月,“經建會主委”劉憶如為此公開道歉,確實有其必要。不過,宇昌生技案的主要疑點不在加注的日期,而在“國發基金”投資宇昌是否違反正常程式?中間有無利益輸送?蔡英文是否涉有“自編、自導、自演、自肥”之嫌?
“國發基金”投資開發生技産業,本是可以開大門走大路的臺灣發展之所需,但本案投資過程極其反常。姑不論以“極機密”專案專簽是否有其需要,何美玥當時身分其實是“政務委員兼經建會主委”,並非“國發基金”管理委員會召集人,她卻越俎代庖,時任召集人的胡勝正竟然被蒙在鼓裏,若謂沒有蹊蹺其誰能信?
其次,兩份有關投資案的專簽“極機密”文件,第一份授權翁啟惠與美商 Genentech公司談判,條件是:如果 Genentech同意“未來大量生産之工廠在臺灣”等三條件,則我方同意“國發基金在2000萬美元範圍參與投資, Genentech可得10%範圍內的技術股”。這種授權談判條件可説大有利於我方。
然而,在第二份文件中,揭示“合作條件超出預期太多”,並非翁啟惠先前估算“新公司投資僅需5000萬美元”, Genentech不但要求15%技術股,還要我方支付多項費用共8430萬美元,另加産品銷售權利金。凡此條件是否符合“國發基金”投資效益?難道不需要經過“國發基金”投審會審查?何以由後來成立的宇昌生技幾個成員自行評估就算通過?
再者,在TaiMed團隊之前,研發TNX-355的Tanox董事長唐南珊已與高育仁合作向“國發基金”提出申請,但審查兩年,被“國發基金”以投資規模太大,不符投資效益為由,于2007年3月23日批駁。在此同時,“國發基金”又與正在並購Tanox公司的Genentech談合作案,原來評估時不贊成的何大一,不但態度改變為贊成,同時此後還擁有5.18%的技術股,試問:難道沒有瓜田李下之嫌嗎?
除了宇昌案之外,蔡英文家族的臺懋生技介入投資案也有諸多問題。例如資本額僅1.32億元(新台幣,下同)的臺懋生技疑為空殼公司,因不符國發基金增資要點,另外成立臺懋生技創投,于2007年12月申請“國發基金”投資,號稱將成立規模約35億元的創投公司。但蔡英文家族只投入7000萬元,僅佔資本額2%,卻要求在公司7到11席董事中佔有3席。復於2007年12月,要求“國發基金”在2008年2月底前,將申請通過的8億7500萬元全數到位,讓臺懋生技可以管理35億元的創投基金。
宇昌生技也好,臺懋創投也罷,既是蔡英文家族都有少數持股的企業,應可被懷疑在蔡英文主導下,進出“國發基金”如入無人管理之境,“國發基金”乃任令臺懋予取予求。蔡英文對此還能裝做事不關己嗎?
[責任編輯: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