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綠營炒“公投”將使臺灣陷入體制危機

2011年10月26日 16:48: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馬英九日前提出兩岸和平協議議題,引發民進黨的強烈抨擊。臺灣《聯合報》發表文章説,有關和平協議,馬英九此一宣示正是兩岸關係進入後ECFA時代,十年之內必須面對的議題,馬英九隻是提醒島內民眾必須有此遠見,及早準備因應挑戰,並未説將要立即執行。

  但民進黨卻認為這是“將臺灣人民前途推入政治險境”,其實有關兩岸和平協議並不是新的議題,早在二○○四年陳水扁的就職演説中即提到兩岸關係發展應以“一個原則(和平原則)”、“四大議題(建立協商機制、對等互惠交往、建構政治關係、防止軍事衝突)」為主軸”。可見民進黨執政亦是主張兩岸應建構和平發展的關係。為何民進黨對陳水扁當初此一主張未加反對,而對馬英九提出的和平協議卻大肆撻伐?

  兩岸和平協議在臺灣現階段的政治氛圍下,其實尚有窒礙難行之處,但為了臺灣社會及經濟的繁榮發展,它遲早會浮上臺面。臺當局必須及早規畫推動此一機制的建立,而不能只是追著兩岸或外部環境的變動而束手無策。。

  其次,“公投”不應是時常被拿出來運用的萬靈丹。如果如民進黨訴求的,重大政治議題都必須以“公投”決定,以臺灣政治議題的廣泛,勢必公投頻繁,勞民傷財又浪費民脂民膏,臺灣也勢必經常陷入政治動蕩不安。重點應在於兩黨政治領袖是否具有理性、高瞻遠矚,有過人的政治智慧為全民福祉考慮,該合作之處合作,該堅持之處堅持。

  民進黨提出“公投法”修正案,主張重大政治議題事先和事後均要進行“公投”,勢必又引發朝野對立。此提案一旦通過,將更加倍未來臺灣的政治亂象。更何況此提案亦有別於民進黨其他七個降低“公投”門坎的提案,顯示出其自我矛盾及明顯的針對性。“公投法”的修正需要慎重行事,才是負責任的做法。不可不慎重,不應為特定目的而置全民福祉于不顧。 

  臺灣《聯合晚報》也發表文章指出,馬英九提出洽談兩岸和平協議的十年願景,島內民意代表機構隨即陷入“公投法”的修法攻防。實際上,兩岸恢復談判三年半以來,兩岸關係的開展確實已到了難以回避政治對話的階段。民進黨提“公投修法”,選戰策略恐怕就是「來亂的」。

  文章説,以兩岸目前的交流進程,展望未來兩岸政治談判實難回避,兩岸要建立長久和平關係,政治對話及兩岸和平架構都不能回避面對;這是過去陳水扁及蔡英文都曾提出相關主張的緣由,民進黨及蔡英文如果換了立場就換了説法,或許搶得到深綠選票,卻輸了對臺灣未來負責任的態度。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