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李翌鵬:“獨派”為何“理解”蔡英文

2011年10月14日 08:3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獨派”人士為何如此“理解”蔡英文?這其實是一語雙關的兩個問題。一個問題是,“獨派”人士對蔡英文的論述為什麼作這樣的解讀?另一個問題是,“獨派”人士為什麼對蔡英文的言論表現出可以理解、情有可原的姿態?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李翌鵬13日在《海峽導報》撰文分析,無論“獨派”人士從哪個角度去“理解”蔡英文的論述,都只能證明蔡英文根本不可能放棄和改變民進黨的“臺獨”分裂立場。已經對 “選舉語言”司空見慣的臺灣選民,誰還會繼續上當呢?

  全文摘編如下: 

  10月8日,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在高雄競選造勢時首度拋出“‘中華民國’就是臺灣,臺灣就是‘中華民國’,現在的‘中華民國政府’不再是外來政府”的論述後,各界便開始對這一説法的真實意義和真實意圖進行抽絲剝繭。

  與此前她提出的“和而不同、和而求同”、“戰略互利”、“臺灣共識”過於抽象模糊、晦澀難懂不同的是,這次蔡英文論述的 “清晰度”似乎有所提升。 

  但伴隨著論述“清晰”而來的是,民進黨內部對蔡英文的上述論述解讀各有不同,尤其值得玩味的是民進黨的一些“臺獨基本教義派”人士的態度,他們一邊對蔡英文的説法表示不滿,一邊又對她表示理解,呈現出明顯的矛盾心態。“臺獨聯盟主席”黃昭堂一面表示“‘中華民國’已經沒有了,世界上沒有‘中華民國’的存在”,一面又説 “她多少做一點妥協也是可以”。

  “獨派”人士為何如此“理解”蔡英文?這其實是一語雙關的兩個問題。一個問題是,“獨派”人士對蔡英文的論述為什麼作這樣的解讀?另一個問題是,“獨派”人士為什麼對蔡英文的言論表現出可以理解、情有可原的姿態? 

  第一個問題的答案是,“獨派”人士對蔡英文的“臺獨”立場是否堅定從來都是不放心的,也從來都不甚滿意。在很多“獨派”人士眼裏,蔡英文在民進黨內還只不過是個“新手”,她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與民進黨並無淵源,對“臺獨”運動的理解也不如他們深刻,只不過趕上了民進黨2008年慘敗的“好時候”而已。因此,他們對蔡英文的説法從情感上不能理解,也難以接受,他們擔心蔡英文的提法可能會傷及民進黨主張 “臺獨”的基本價值。 

  第二個問題很容易從選舉的角度找到答案,“獨派”人士已經看透蔡英文講的只不過是“選舉語言”而已。臺灣國際法學會秘書長李明峻就赤裸裸地表示,不管民進黨選舉用什麼方法、講什麼話,“我們都不要去計較,贏了再説”,“我們絕對反對 ‘中華民國’,不過,蔡英文講臺灣就是‘中華民國’,她這樣説沒關係,我們信任她,選完再來改嘛”。李明俊的話意味著,對民進黨而言,明年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勝選是第一要務,為了勝選,可以容忍蔡英文講一些違心的話,可以欺騙中間選民,可以不擇手段。 

  無論“獨派”人士從哪個角度去“理解”蔡英文的論述,都只能證明蔡英文根本不可能放棄和改變民進黨的“臺獨”分裂立場。正因為“獨派”人士對蔡英文不滿意、不放心,正因為是要選舉,為了爭取基本支援者的選票,蔡英文不得不不斷強調所謂“臺灣主權獨立”;為了爭取中間選民的選票,蔡英文又不得不進行“模糊的中間論述”,披上“務實、理性、包容”的偽裝。但是,“獨派”人士一句“選舉語言”的定調,等於讓蔡英文的如意盤算徹底破功,已經對 “選舉語言”司空見慣的臺灣選民,誰還會繼續上當呢?(李翌鵬,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李翌鵬)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高斯斯]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