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掃除民族復興障礙繼續辛亥革命未竟偉業

2011年10月11日 16:0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辛亥革命結束了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統治,開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時代。但是,現實“臺獨”還存在,紀念辛亥革命100週年,海內外同胞要遵照孫中山先生“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的遺訓,高舉愛國主義的偉大旗幟,繼續反對“臺獨”,反對美國支援“臺獨”的各項政策,掃除民族復興的一切障礙,才能完成辛亥革命未竟的偉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孫中山先生從發動推翻清王朝的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中,深刻認識到:反對帝國主義侵略勢力,是中國民族民主革命的重要任務。因此,他明確宣佈:為使“中華民族得自由獨立於世界,只有把帝國主義侵略勢力趕出中國,擺脫半殖民地的悲慘地位,才能實現”。孫中山先生把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統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堅決反對帝國主義侵略勢力緊緊連在一起,這是孫中山先生的民族民主革命思想的重大飛躍。

  孫中山先生以一種毫不妥協的堅決姿態,與帝國主義侵略勢力和封建軍閥進行鬥爭,從堅決平定“商團事變”,主張取締外國人在中國的一切特權,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向帝國主義侵略勢力索要中國海關收入開始,堅定主張進行反對帝國主義侵略勢力代理人的北伐戰爭。中華民族無數的追隨者,堅定的合作者,真誠的繼承者,高舉反帝反封的旗幟,取得北伐戰爭的勝利。國共兩黨合作進行了八年的抗日戰爭,把日本侵略者趕出中國去,臺灣也回到了祖國的懷抱,徹底改變了中國半殖民地的地位,完成了偉大的中國民族民主革命最主要的任務。

  大陸人民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面對美國扼殺新中國的對華政策,針鋒相對進行了堅決的鬥爭,英勇進行了抗美援朝,反對美國侵佔越南,打破了美國在政治上對新中國的敵視和在經濟上的封鎖,奮發圖強,改變了中國“一窮二白”的面貌。與此同時,恢復了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地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代表中國唯一合法政府,兩岸同屬於一個中國,得到世界絕大數國家確認,香港和澳門順利回歸,兩岸關係出現了和平發展的勢頭,30年改革開放創造了令世界矚目的經濟奇跡等等。所有這一切都與堅決反對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華敵視政策是緊緊地連在一起。

  兩岸同胞清楚地看到,帝國主義侵略勢力已經被趕出中國,但是,侵略勢力的影響還存在,還有他們的代理人“臺獨”勢力的存在。“臺獨”就是美國分裂中國的代理人,也是中國實現完全統一最大障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大隱患。美國制定的“臺灣關係法”的核心內涵,就是立足於反對兩岸完全統一、主張兩岸永久維持現狀。李登輝,陳水扁就是美國的代理人,他們為了一己私利,主張兩岸一邊一國,拒不承認“九二共識”,破壞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阻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達到美國長期分裂中國,阻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的,他們愛臺灣是假,出賣臺灣同胞切身利益是真。最近蔡英文訪問美國和日本,乞求支援“臺獨”,公開表示要參加美日同盟,甚至請求日本介入臺海事務。他們把美國的“臺灣關係法”當成護身法,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完全尚失了中華民族的尊嚴。因此,反對“臺獨”必須反對美國的“臺灣關係法”。正如孫中山先生指出:“帝國主義侵略是中國社會混亂,經濟破産,民窮財盡的最大原因”。

  從鴉片戰爭開始,中國社會偉大變革已經走過了160多年。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唐德剛教授曾經預言:“一部中國的近代史,便是一部中國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轉型史,政治制度要從君主轉民主,其他各種制度和風俗習慣也隨之一轉百轉,全部轉完大致需要200年。把這200年的中國轉型期,名為“歷史的三峽”。筆者認為,帝國主義侵略勢力是中國轉變拖長時間的重要原因,沒有侵略勢力干涉中國內政,中國可能更快完成。實現中國完全統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重要是要有一個正確的思想路線,不斷化解“臺灣情結”,“臺獨情結”,不斷增加兩岸同胞對民族的認同,兩岸同屬於一個中國的認同,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完整的認同,不斷提高兩岸統合的智慧和能力;堅決反對“臺獨”,反對美國的“臺灣關係法”,不斷增強制約“臺獨”和反制美國分裂中國政策的強度,堅決、勇敢、針鋒相對、毫不妥協,堅決維護中華民族的尊嚴,中華民族走出“歷史的三峽”一定會大大提前。(作者係加拿大中國統一促進會執行副會長 車英麟)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