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陷入“冷戰”困境的蔡英文

2011年08月18日 14:0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喜歡打“非典型選戰”,相對陳水扁為炒熱選情的戰法,姑且稱之為“冷戰”。3年來,她以“冷戰”戰法打了幾場選戰,最後雖然有得有失,但競爭過程爭議最小,也是事實,因而贏得“理性”美名。終於進入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戰場,她仍然採用“冷戰”戰法,只是現在距離投票日已不到5個月時間,選情依然冷清。對此民進黨內無不憂心忡忡。

  臺媒《旺報》18日發表社評説,蔡英文選情冷清,除了“非典型選戰法”的個人主觀因素外,還有一些外在客觀因素産生的限制,包括:

  一、民進黨“天王”魅力不再,綠營選民的熱情也激發不起來,類似陳水扁時代大型造勢活動的場面已難再現。就以2010年6月27日民進黨舉辦反ECFA遊行為例,原先希望號召50萬人上街頭,最後可能還不足10萬人,民進黨從此不敢輕易舉辦大型群眾遊行活動。

  二、蔡英文提了兩年多的“十年政綱”,16日終於公佈財稅篇,她承諾“4年赤字減半、8年財政平衡”,但如何達成目標,卻語焉不詳,在場記者具體詢問,是否要恢復課徵證券交易所得稅,得到的答案卻模糊到不行。

  特別是兩岸高度關注的“九二共識”問題,蔡英文不是空洞應付,就是推到選後再議,例如,“兩岸政策太抽象,只能講大方向,細節部分等執政後再説”,最新説法是“支援者不接受”。我們可以理解,在“冷戰”戰法指導原則下,她希望避免在兩岸議題上與藍營針鋒相對,但也使得民進黨支援者的熱情激發不起來。

  三、民進黨老生代隨著陳水扁時代的終結,已經淡出歷史,中生代名人不是隨陳水扁入獄或身敗名裂,就是淡出政治舞臺,人才斷層嚴重,這也是蔡英文幕後無人之因。

  社論説,蔡英文始終擔心,她提出的大格局政見會被馬英九吸收,讓她徒勞無功。其實,誰抄襲誰的政見,選民不必然在意。執政黨擁有執政資源及執政便利性,抄襲在野黨政見,也是見怪不怪的事。臺灣這幾年經歷了太多選舉,除了“統獨”議題無法相互抄襲之外,其他政見並沒有太大差異。蔡英文另一個打不熱選戰的關鍵因素,是馬英九和吳敦義口才便給,她與馬英九辯論ECFA時,已經吃過一次悶虧,這可能是蔡英文打“冷戰”一個不能説的理由。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