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潘錫堂:龍女空心菜到武則天 蔡英文經不起檢驗

2011年08月16日 08:3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教授潘錫堂12日在海峽導報撰文指出,蔡英文先後有 “小龍女”、“空心菜”、“武則天”等3個“政治綽號”,依序體現她自出任黨主席到成為民進黨“總統”參選人的轉變過程。“小龍女”只是她一時的包裝與面具,當人們清楚地發現,其言行舉止更符合“空心菜”、“武則天”時,蔡的虛幻、善變將經不起事實真相的檢驗。

  全文摘編如下: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先後有 “小龍女”、“空心菜”、“武則天”等3個“政治綽號”,依序體現她自出任黨主席到成為民進黨“總統”參選人的轉變過程,而此種轉變也充分顯示她在臺灣政壇上,面貌由相對“清新”到變幻無常,實在令人嘆為觀止。 

  先是蔡英文在民進黨2008年失去執政權、最低潮之際,被安排出任黨主席,因具女性學者從政形象,又與派系關係不深,予人耳目一新之感,有人將她“媲美”《神雕俠侶》裏不知江湖險惡、不諳人情世故的女俠,稱其為 “小龍女”。之後,蔡披著“小龍女”的形象外衣,在3年來的幾次選舉中使民進黨獲勝,聲望漸隆,大權在握,在黨內脫穎而出,代表民進黨參選2012。 

  在蔡掌握黨權並獨攬大權後,很多人發現她的“清新”形象已變,不僅説的話沒人聽得懂,甚至還“遊走雲霧”、“高來高去”、反反覆復。自此,第二個綽號“空心菜”不脛而走。例如,她在五市選舉時宣稱 “反ECFA是民進黨的共同政見”,近來又改口説一旦執政,將延續前朝政策,更指出ECFA對臺灣不利的條文,也會要求“立法院”重審,但這些條文是什麼卻不明説。 

  不久前,蔡英文拋出“和而不同,和而求同”的兩岸政策主張,給人的印像是“有説等於沒説”,欠缺具體的兩岸政策政見。臺灣《遠見》雜誌民調顯示,高達73%受訪者根本不知道蔡的兩岸政策是什麼。除了兩岸政策外,其餘如“外交”、“防務”、經濟及原住民政策等,蔡迄今也從無具體而詳細地闡述,總是模糊以對或一語帶過,無怪乎“空心菜”政治稱謂緊緊黏住她。 

  蔡“空心菜”作為,體現在其原住民政策主張,再清楚不過了。蔡日前表示民進黨若重新執政將代表“政府”向原住民道歉。其著眼點為何?如蔡所言,原住民是臺灣原來的主人,過去數百年長期被污名化稱為“番仔”、“高山族”、“山地人”或“山胞”等。蔡英文所謂“向原住民道歉”之説,究竟代表哪一個“政府”,她可就説不清楚了,因此蔡“道歉”之説,無非屬於政治語言或選舉語言罷了。若蔡真有向原住民道歉的誠意,當即可代表民進黨為之。 

  第三個綽號“武則天”,出自民進黨內之口。武則天是中國古代第一個女皇帝,專斷、跋扈、猜忌、喜怒無常。據媒體報道,日前民進黨召開中常會,中常委柯建銘、陳明文等表示,他們不清楚蔡的競選政策,希望蔡説清楚,俾便他們在地方輔選。不料,這些話竟觸怒了蔡英文,讓她勃然大怒罵了半個小時,讓與會者大吃一驚。 

  3年來蔡英文由“小龍女”、“空心菜”到“武則天”,體現了蔡其實並不是“小龍女”,那只是她一時的包裝與面具,當人們清楚地發現,其言行舉止更符合“空心菜”、“武則天”的政治綽號時,蔡的虛幻、善變將經不起事實真相的檢驗。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高斯斯]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