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澳媒:蔡英文訪美不天時不地利不人和

2011年08月11日 10:0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蔡英文將於9月中旬訪美。而在訪美之前,已經訪問過了英國及德國,其中還回到發軔“第三條路”的母校。澳門《新華澳報》10日刊載署名富權的評論文章指出,蔡英文的這次訪美,擁有當年陳水扁所未擁有的有利條件,但與陳水扁相比,蔡英文這次赴美溝通的困難更多。蔡英文此次訪美顯然欠缺天時地利人和。

  全文摘編如下:

  蔡英文仿傚陳水扁,將於9月中旬訪美。而在訪美之前,已經訪問過了英國及德國,其中還回到發軔“第三條路”的母校。

  蔡英文在9月訪美之前,民進黨已舉行過“全代會”,可能也已通過了包含有兩岸政策的“十年政綱”。因此力她將會極力鼓吹其“和而不同,和而求同”的兩岸政策,承諾民進黨執政後,將在兩岸“對等”的前提下,維持文化、經貿等各方面的往來。但與此同時,她卻又強調“中國威脅論”,指稱美國如不及早調整亞太戰略,維持霸主地位,不出十年亦即到2020年,大陸就將取代美國,成為亞太地區的主導力量,希望能借此促使美國改變其對華政策,從而希望美國視臺灣為單獨的政治實體,與兩岸維持等距交往,提升美臺關係,增加對臺軍售,以加強臺灣的軍事力量。

  蔡英文的這次訪美,擁有當年陳水扁所未擁有的有利條件。那就是陳水扁的高等教育是在臺灣島內接受,並未離開過臺灣本土,在其訪美之前也未曾到過美國,因而國際視野較窄,也與美國的涉華官員、智庫並不熟絡,更不熟悉西方人的思維習慣。而蔡英文曾在美國康乃爾大學法學院修讀法學碩士學位,其法學博士學位也是在英國倫敦政經學院得到,較為熟悉西方的思維方式。因而蔡英文將能以美國人聽的進去及易懂的語言,為自己的兩岸政策作出解釋。

  蔡英文這次赴美溝通困難重重。其一、在陳水扁的8年執政之下,不但是自我拋棄“新中間路線”和“四不一沒有”,其“臺灣中國,一邊一國”、“終統”、“入聯公投”等所謂也暴露了其“臺獨”真面目,而且其貪腐行為也使美國政界大倒胃口,而且使美國人有上當受騙的感覺,因而對其繼承人的誠信有所質疑。蔡英文能否擺脫這個“怪圈”,尤其是能否澄清其為李登輝研擬“特殊兩國論”,及否定“九二共識”的作為,看來並不容易。

  其二、蔡英文此行的時機並不適宜。由於美國剛爆發信貸評級危機,出現第二次經濟衰退警訊。而蔡英文卻想“挾美制中”,必然遭到美國的質疑。而且,正因兩岸簽署了ECFA,使臺灣可以在這次經濟危機中減輕損失。何況,美國是贊同海峽兩岸簽署ECFA的,而主張廢除ECFA的蔡英文卻在ECFA最能發揮實效的時侯訪問美國,不知如何能為自己的兩岸政策主張打圓場。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高斯斯]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